拟建年产电子元件144万件的电子元件厂。该厂年生产300d,每天工作1班,每班8h。各车间的厂房高12m。废气处理装置的排气筒均设置在厂房外侧,配套建设车间预处理设施和全厂污水处理站。
喷涂和烘干车间的单件产品二甲苯产生量为5g,产生的含二甲苯废气经吸收过滤后外排,净化效率为80%,排气量9375m3/h,排气筒高15m。
各车间生产废水均经预处理后送该厂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出水达标后排入厂南1km的小河。各车间废水预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见表。
出水水质表 | |||||||
项目 | 废水量 (m3/h) | COD (mg/L) | 磷酸盐 (mg/L) | 总镍 (mg/L) | 六价铬 (mg/L) | pH | |
生产车间 预处理 | 阳极氧化废水 | 70 | 200 | 30 | 0.2 | 0.1 | 9 |
化学镀镍废水 | 6 | 450 | 30 | 4 | 0.2 | 7 | |
浮装废水 | 1 | 0 | 6 | 2 | 20 | 3 | |
电镀废水 | 3 | 70 | 10 | 0.9 | 2 | 3 | |
污水处理站出口 | 80 | ≤60 | ≤0.5 | ≤0.5 | ≤0.1 | 7.7 | |
国家排放标准 | - | 100 | 0.15 | 1 | 0.5 | 6~9 |
指出该厂废水处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由于镍、六价铬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必须在车间排口达标排放,而该处理方案中,虽然总排口全部达标,但经车间预处理后,化学镀车间、涂装车间排放废水中的总镍超标,涂装车间和电镀车间排放废水中六价铬超标,因此这两项仍属超标排放,应分别进一步采取相关治理措施(吸附、沉淀)提高去除率,确保镍、六价铬在各自车间排放口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