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下图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万的地级市40km,东距人口5万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住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答案

参考答案:

方案二合理,理由如下。

1.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北部有铁路、基本农田,南部为风景保护区,皆不宜作为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西部为丘陵及少量农田,且距大城市40km,可适度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大,城市辐射效应小),东部场地平整,水资源丰富,距人口5万的小城市30km,可作为城市用地的主要发展方向。

2.省道改线在两个方案中对西部发展用地影响较大:方案一采用与城市路网斜交,形成不规则用地,且用地面积较小,限制城市向西发展;方案二采用与城市路网平行,且用地面积较大,能为城市向西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

3.城市布局:方案一工业仓储用地布置在城市东部(上游),限制城市向东发展(同时对风景区有影响);方案二工业仓储用地沿铁路、省道条形布置,交通便利,易于运输,且为城市向东发展预留了空间。

问答题

2005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飞行总时间115小时32分,共绕地球73圈.飞船升空后,首先沿椭圆轨道运行,其近地点离开地面约200公里,远地点离开地面约347公里.在绕地球飞行四圈后,地面发出指令,使飞船上的发动机在飞船到达远地点时自动点火,提高了飞船的速度,实施变轨,使得飞船在距地面h=340公里的圆轨道上飞行.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为求飞船在距地面h=340公里的圆轨道上飞行的速度v,某同学的解题思路如下:

已知飞船飞行总时间t,飞船绕地球圈数n,可求出飞船在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T=

t
n
①,再根据 v=
2π(R+h)
T
②,由①、②两式可求出v.

请判断该同学的解答过程是否正确,若正确,求出结果;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并写出飞行速度v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物理量字母表示).

(2)如图所示,飞船在圆轨道1上稳定运行时,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微小阻力的影响,飞船的轨道高度就会逐渐降低,当飞船进入较低的圆轨道2时,通过控制飞船上的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能使飞船在轨道2上稳定运行.请分别比较飞船在1、2这两个圆轨道上稳定运行时,其动能的大小、重力势能的大小和机械能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①飞船在轨道1的动能______轨道2的动能;

②飞船在轨道1的重力势能______轨道2的重力势能;

③飞船在轨道1的机械能______轨道2的机械能.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