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什么是分子标记用于基因定位的分子标记主要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分子标记指在DNA分子水平,对具有相对差异的等位基因DNA多态性的标记,广泛存在于高等生物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是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用于基因定位的分子标记主要有:
(1)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在不同物种间同源DNA序列上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出现差异,经适当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形成长度不同的片段,通过分子杂交技术,便能得到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图谱。
与传统的遗传标记相比,RFLP标记具有下列特点:A.无表型效应,不受环境条件和发育阶段的影响;B.限制片段长度的差异以简单的共显性方式遗传;C.非等位的标记之间不存在上位效应;D.标记源于基因组DNA的变异,数量上几乎不受限制。
RFLP特别适合于遗传作图,可靠性较高;能够区别杂合体和纯合体;易于量化。但不足之处是需制备放射性探针和进行Southern杂交,因而比较费时,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对环境有污染。随着非放射性标记的应用,这一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此外,该技术对DNA含量与纯度的要求高,多态性水平低,技术难度高,适合于单/低拷贝DNA的检测。
(2)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用一组单链DNA作为随机引物,则单一引物会结合在基因组DNA的反向重复序列上,若在其之间的DNA遗传特性发生变化,PCR产物表现其差异性,经电泳分离后,就可检测出被扩增的DNA多态性。
RAPD在基因组研究方面表现出其独到的特点和优势:A.可以快速定向寻找同所定位基因相连锁的DNA标记;B.对缺乏任何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的物种,可以进行基因组指纹图谱的构建,并通过统计学分析为物种进化和分类研究提供DNA分子水平的证据;C.可直接对基因组进行连锁标记作图;D.所用随机引物为人工定序合成,可用于任何基因组研究,适合于商业化大规模生产,使研究费用大大降低。
(3)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将DNA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然后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如果DNA片段遗传特性发生改变,则酶切片段数目、长短发生变化,扩增结果可以通过凝胶电泳显示其多态性。
AFLP兼具RFLP和RAPD的优点,因而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分子标记。其优点如下:具较高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具有共显性和显隐性、多态水平最高、检测位点最多、操纵简便、分子识别率最高、速度快、Tm值高、DNA用量少等,但成本较高,对技术要求苛刻等。
(4)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SLP):其重复单位首尾相连,成串排列,又称为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重复单位相对较小,由重复单位的序列差异和数目变化,可形成丰富的多态性。包括小卫星序列和微卫星序列。如人类和动物基因组中的串联重复排列的DNA序列,由2~70 bp重复几次、几十次串联而成。
(5)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利用PCR特异扩增出基因组的目的DNA片段,变性后形成的单链DNA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并且这种空间构象由DNA链的碱基序列决定,若碱基发生变化,将在电泳图谱上表现出不同生物个体的特异性,即多态性。
(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序列同一位置上的单个核苷酸的差别,即分散在基因组中的单个碱基的变异。其变异包括单碱基的转换、颊换以及单碱基的插入/缺失等。这些具有单个核苷酸差别的基因座、DNA序列等可用作基因组作图的标记。人的基因组平均每1300 bp有一个SNP,其中有些SNP可能与疾病有关,但绝大多数也许与疾病无关。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弯弯的月亮

袁炳发

(1)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学们的喜欢。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老师问:“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像——小——船儿——”年轻的教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高兴地说:“好,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

(2)这时,坐在前排的星子举起了手,可是老师没有发现,星子就仍举着手,还喊了一句:“老师”。老师听见后,说:“星子同学,有什么问题请讲。”星子站起来,眨动着那双晶晶亮的大眼睛,说:“老师,我看弯弯的月亮像豆角。”老师听完星子的话,一脸的不高兴,她对星子说:“你的回答是错误的。全班同学都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你为什么偏偏要说像豆角呢?难道就你特别有见解吗?”

(3)班上的同学一阵哄笑,星子的眼窝里满是泪水。 回到家后,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做过小学教师的奶奶。奶奶说:“星子,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弯弯的月亮是像小船,我从前教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也都是这样回答的。”星子听完奶奶的话,眼窝里又一次含满了泪水。这件事情以后,星子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她很不喜欢这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在课堂上从不敢再向老师提出“特别”的问题…

(4)很快,几年过去,星子考入一所师范学校;又很快地,星子从这所学校毕业。她回到故乡的小镇做了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星子老师穿着朴素、整洁的衣服,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首先提一个问题——你们说,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静默一会儿后,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  “像——小——船儿——”星子老师没有说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像探视器似的在同学们的脸上扫来扫去。接着,她又问:“同学们,有没有和这个答案不一样的?”

(5)一个叫田菲的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说弯弯的月亮像豆角。”星子老师听后很高兴,说:“田菲同学的回答正确。当然,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正确。我只是启发同学们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大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多想出几个答案:比如弯弯的月亮除了像小船儿、像豆角之外,还像不像镰刀、弓?”学生们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星子老师的脸颊上,浮现出一种从心窝里涌出来的笑容。

(6)……几十年后,已退休闲居在家的星子,接到女作家田菲寄来的她自己创作、刚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弯弯的月亮》。 星子急忙翻开书,见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

(7)赠给最优秀的老师星子: 感谢您没有扼杀我少年时期富于想象力的天性…

您的学生:田菲

星子看后,脸上又浮现出当年那种很愉快的笑容。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作家精品阅读》)

小题1: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简要概括出来。 (4分)

答:                                                                         

小题2:小说情节围绕着什么问题而展开?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5分)

答:                                                                         

小题3:对“弯弯的月亮像豆角”的回答,肯定与否定的回答分别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作者借此说明了什么?请根据作品作探究。(6分)

答: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