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1、2锅炉磨煤机、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分别由6KV哪一段厂用电源带?

答案

参考答案:

以上#1炉(#2炉)负荷电源分别如下:

(1)6KV1A1(2A1)段:1A(2A)送风机、1A(2A)引风机、1A(2A)一次风机、1A(2A)、1E(2E)磨煤机;

(2)6KV1A2(2A2)段:1C(2C)磨煤机;

(3)6KV1B1(2B1)段:1B(2B)送风机、1B(2B)引风机、1B(2B一次风机、1B(2B)、1D(2D)磨煤机;

(4)6KV1B2(2B2)段:1F(2F)磨煤机。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①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②筑,墉堞③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④,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户机杼相闻。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亲课诸生,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

【注】①陴(pí):附属的土墙。②甃(zhòu):修砌。③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④鞫(jū):审问。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略张广泗荐,擢贵州按察使 疏:上奏

B.六年,疏陈民树杉 课:督促

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户机杼相闻 比:近来

D.亲课诸生,以为己之学 勖:勉励小题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3分)(      )

①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②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③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④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

⑤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⑥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

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他告诫属下将领,对苗裔不能一味 * * 。

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临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

D.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5分)

(2)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5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