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有人认为,在喝酒前若先吃一两片阿司匹林或去痛片,或者喝一袋感冒冲剂,就不容易醉了。事实上,这种解酒的方法是十分危险的。专家指出,人们在饮酒前若服用阿司匹林、去痛片等解热镇痛药或感冒冲剂等感冒药,会使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并大量地出汗,这样会促进酒精在人体内的吸收和代谢,使人的酒量暂时性地增大。但是这样做也增强了药物的毒性,有可能导致胃出血。由于大多数药物和酒精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人们若在吃药后马上饮酒,还会给肝脏带来沉重的负担,并可能出现酒精中毒、肝损伤、药物性肝炎等情况。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______。

A.饮酒前服用解热镇痛药或感冒药并不能起到解酒的效果
B.服药后马上饮酒会给肝脏功能造成沉重负担
C.饮酒前服感冒药会增强药物的毒性,导致胃出血
D.酒精和药物的混合体在胃中代谢时会对胃造成损伤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A项,文段并没有说这种方法不能解酒,而是说这种解酒的方法很危险,A项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与原文“人们若在吃药后马上饮酒,还会给肝脏带来沉重的负担”相符;C项与原文“有可能导致胃出血”不符,排除;D项“在胃中代谢”与原文“大多数药物和酒精都是通过肝脏代谢的”不符,排除。故答案为B。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规定了“三互法”:“婚姻之家的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并于第三州有亲属关系亦不能交互为官。”即在选任官吏时,凡婚姻之家和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并把其作为澄清吏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推行。唐宋时期,回避制度既继承汉代的做法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要求地方官避本籍;中央高官避亲属;中央要官子弟不得任监、谏官职;亲戚避同属联事,即有亲戚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部门任职。到了宋代,回避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规定:执政大臣子弟亲属回避要职;也不得担任谏、监察官。明清时,对本籍和邻籍的回避更为具体严格,回避制趋于完善。——《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与现代民主政治》

材料二:

美国每四年政府换届时,都有3000~5000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易职,这些一般是随政务官进出的官员。易职的方式如1970年的《政府间人员法》所规定的,主要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人员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为期一年或一年以上。在1976年,约有1500名联邦官员被派到全国各地,担任州及地方政府的职务。州和地方政府也派同等数量的人员到联邦政府工作。——《民主政治与回避制度并不矛盾》

材料三:

英国1918年《国民参政法》要求拥有被选举权的条件是“6个月以上”的居住期限,到1928年降低到3个月。美国也要求参议员、众议员及州长等官员必须在选举时是其选出州的居民。这就不仅要求全力的合法性缘自本土,更要求地方首脑出自本土,因此,西方现代民主政治在地方治理中摒弃了政务官的地区任职回避。为何“土官任职”在西方社会地方治理中被推崇?有哪些社会条件使“土官任职”发挥其功效而不违背民主政治的精神?——《政治科学》(2009年第7期)

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官员轮换回避制度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做法有何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