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人会使用

D.不能确定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题干中的(1)和(2)是属于下反对关系,互为下反对关系的命题可以同真,但是不能同假。根据题意,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1)和(2)必然有一真一假,那么(3)就肯定是假的,说明所长会使用计算机,那么(1)就是真的,(2)就是假的,所以可以推断出该所12人全会使用计算机。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根据纲要,我国将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材料二: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翻阅我国法律规定的调节制度,包括诉讼中的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民间纠纷调解以及其他方面的调解制度,都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进行制度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制度,如证券制度等,则是在学习国外立法经验基础上补充完善而成的。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根据国情和实际对传统法制文化、外来法律制度加以改造和创新,大大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步伐。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的理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立法是如何实现不断创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四)

某市政设施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资兴建。该项目为该省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且已列入地方年度固定投资计划,概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征地工作尚未全部完成,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现决定对该项目进行施工招标。招标人在国家级报刊发布招标公告。因估计除本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外,还可能有外省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故招标人委托咨询单位编制了两个标底,准备分别用于对本省和外省市施工企业投标价的评定。招标人于2004年8月5日向具备承担该项目能力的A、B、C、D、E正五家承包商发出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其中说明,8月10~11日在招标人总工程师室领取招标文件,9月5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该五家承包商均领取了招标文件。8月18日招标人对投标单位就招标文件提出的所有问题统一作了书面答复,随后组织各投标单位进行了现场踏勘。9月5日这五家承包商均按规定的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但承包商A在送出投标文件后发现报价估算有较严重的失误,遂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半小时递交了一份书面声明,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开标时,由招标人委托的市公证处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由于承包商A已撤回投标文件,故招标人宣布有B、C、D、E四家承包商投标,并宣读该四家承包商的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主要内容。
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直接确定,共由7人组成,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技术专家3人,经济专家2人。
按照招标文件中确定的综合评标标准,4个投标人综合得分从高到低的依次顺序为B、C、D、E,故评标委员会确定承包商B为中标人。由于承包商月为外地企业,招标人于9月8日将中标通知书寄出,承包商月于9月18日收到中标通知书。最终双方于10月13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

该工程若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是否违反有关规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