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可能已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久置的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Na2CO3、Ca(OH)2、CaCO3等成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样品中含有Ca(OH)2或Na2CO3可能含有的原因           (写一个)

[探究过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溶液C中一定含      离子。

(2)溶液A中加入CaCl2溶液后产生固体,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           ,反应的方程式为       

(3)向溶液A中加入CaCl2溶液后,证明C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实验结论]

依据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综合对滤液和固体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③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拓展延伸]

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变质的烧碱中NaOH的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请分析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       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用同浓度的硫酸,分别与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杂质都是Na2CO3)的烧碱样品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都相等。从钠元素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答案

[进行猜想]CaO+H2O═Ca(OH)2(或2NaOH+CO2═Na2CO3+H2O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实验过程](1)过滤   OH

(2)碳酸钠    Na2CO3+CaCl2═2NaCl+CaCO3

(3)取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CaCl2溶液已过量(合理即给分)

[实验结论](1)②③

[拓展延伸]

(1)4.4…………………………………(1分)

(2)解: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 Na2 SO4+H2O+CO2↑………………………………………………(1分)

106                           44

     x                            4.4g

…………………………………………(1分)

   

则烧碱样品中                                       ……………………………(1分)

答:烧碱样品中NaOH的百分含量为78.8%。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钠元素生成142g硫酸钠,消耗98g硫酸……………(1分)

[进行猜想]生成氢氧化钙的方程式为CaO+H2O═Ca(OH)生成碳酸钠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探究过程]

(1)将固液分离的操作为过滤,酚酞变红了,说明溶液显碱性,故溶液中一定含有OH

(2)能与氯化钙反应的是碳酸钠,其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2NaCl+CaCO3

(3)可以取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CaCl2溶液已过量

[实验结论]因为加水后烧杯壁变热说明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或者是氧化钙,或者是二者都有,加入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综合以上分析,故选②③

[拓展延伸]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200g+200g-395.6g=4.4g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克就可以计算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即可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继而得出原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具体步骤见答案。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钠元素生成142g硫酸钠,消耗98g硫酸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