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市中心的养老院,不是要排队,就是收费贵得让人受不了。”家住北京72岁的童奶奶说。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401所养老机构的床位总数仅有6.9万张,即便是现有床位全住满,每百名老人拥有的机构养老床位仅为2.8张。而床位紧张的养老院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京中心的“城六区”,但在远郊区县,养老院床位却相对比较宽松,甚至床位闲置的情况广泛存在。
我国已成为世界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完全靠机构养老实属杯水车薪。多元化、分层次的养老模式是目前符合国情的选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姚远教授表示,应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尤其要注重政策能否及时落实、形成有效扶持。”汇晨老年公寓总经理周黎明认为,推广“公办民营”试点是一个好办法,用市场化手段替代政府包建包管模式,用监管和扶持的双重举措控制价位,“最终形成政府、民营机构、社会多赢的局面。”
(1)请依据材料概括当前我国养老机构存在哪些问题。(篇幅为100~150字)
(2)请就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谈谈你的建议。(篇幅为250~3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1)当前我国养老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床位价格相对较高,老人自己支付压力较大;床位严重不足、缺口大;床位分布不合理,中心城区养老院床位紧张,远郊区县养老院床位相对宽松,甚至床位闲置的情况广泛存在。
(2)我国老年人口过多,完全靠养老机构养老很难解决我国养老问题,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第一,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民办养老院降低过高的价格门槛,以分担公办养老院的负担。
第二,推广“公办民营”试点工作。要用市场化手段替代政府包建包管模式,用监管和扶持的双重举措控制价位,最终形成政府、民营机构、社会多赢的局面。
第三,进一步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其中,一部分由政府发放消费券补贴购买养老服务,一部分由个人承担个性化服务消费。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博士,研究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留学归来进入某科研单位成为学术带头人,业务能力强,好胜。半年前在内部网络上看到了其他同事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感到很生气,认为别人不应该与自己计较说话的态度和方式,大家应该以科研为重。因此,想到国外实验室工作。但是,求助者丈夫不愿出国,家庭开始出现矛盾,求助者内心痛苦、情绪不好,还能维持日常工作,但效率下降。常独自借酒消愁:体重下降了,还感到浑身发紧。无奈之下,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以前夫妻关系良好,育有一子。经体检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 以下是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您的基本情况我知道了。下面说说您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求助者:我就想劝我丈夫跟我一起出国,一切我都安排好了。 心理咨询师;您非得出国不可吗?难道就不能在国内工作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为什么? 求助者:我们单位的人谁也不从科研出发,没有科研气氛和环境。 心理咨询师:那么,在您看来,大家都应该从科研出发考虑问题,而不应该计较您的态度?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您认为只要从科研出发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您认为别人应该从科研出发不计较态度:可似乎您很在意别人对您的态度,这怎么解释昵? 求助者:(没有立即回答,停顿一会) 心理咨询师:您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吗?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为什么不说话了?

求助者的沉默最可能是因为()。

A.反省

B.移情

C.关注

D.阻抗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