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补充函数fun(),该函数的功能是:输出一个N×N矩阵,N由键盘输入,矩阵元素的值为随机数,并计算出该矩阵四周边元素的平均值,结果由函数返回。例如:当N=4时:

注章: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fun的横线上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表达式或语句。

试题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con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N 20

double fun(int a[ ][N],int n)

int i,j;

int k;

double s=0.0;

double aver=0.0;

printf("*****The array*****\n");

for(i=0;i<n;i++)

for(j=0;j<n;j++)

a[i][j]=rand()%10;

printf("%4d",a[i][j]);

if( 【1】 )

s+=a[i][j];

printf("\n");

k= 【2】

aver= 【3】

return aver;

main()

int a[N][N];

int n;

double s;

Clrscr();

printf("*****Input the dimension of array N*****\n");

scanf("%d",&n);

s=fun(a,n);

printf("***** THE RESULT *****\n");

printf("The average is %2,3f\n",s);

答案

参考答案:

[1] i==0||i==n-1||j==0||j==n-1

[2] 4*n-4

[3] s/k

解析:

填空1:用二维数组表示n×n矩阵时,周边元素是行下标为0或n-1,列下标为0或n-1的元素,判断时四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则该元素就是周边元素,所以用了运算符。填空2:变量k记录周边元素的个数,在四个顶角上的元素会重复加入,所以要减去4。填空3:变量s保存周边元素的累加和,平均值等于周边元素的累加和除以个数。

计算题

(8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江海晚报报道:2013年3月9日,陆地方舟新车见面会在江苏如皋产业基地隆重举行,全国第一款面向大众市场销售的纯电动SUV汽车“陆地方舟V5”面世,该车应用“高频变频电驱动技术”,百公里耗电量仅9度,让您轻松赏阅一路风景。已知该车部分性能参数如下表。

品牌陆地方舟v5
车身重量kg1380
引擎类型电动机
电机额定功率kW7.5
动力蓄电池铅酸电池72V  200Ah
续驶里程km160
最高速度km/h70
 

(1)电动机工作时,其工作原理是(       ) 

A.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电流的磁效应   C.电磁感应     D.电磁铁原理 

(2)该车三相交流变频电机采用交流调速方式,在效率一定时,其耗电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而行驶速度与电机转速成正比,下列关于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F与车速v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3)汽车驾驶室座位上的安全带,做得比较宽,当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刹车时,由于受力面积较大,从而使人受到的              较小,减轻对司机的伤害程度。 

(4)下表是陆地方舟v5《驾驶守则》中的部分安全距离表格。

刹车前的车速v(km/h)反应距离L(m)刹车距离s(m)停车距离x(m)
40101020
5012.51527.5
601522.537.5
其中反应距离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过程中汽车匀速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指从刹车到停下过程中汽车减速行驶的距离。停车距离x为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和。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①当汽车以最高时速70km/h匀速行驶时,其反应距离为            m。 

②汽车保持恒定功率5.0kW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其所受阻力大小为360N,则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             km/h,这一速度所对应的停车距离为             m。 

(5)对“v5百公里(100km)耗电量仅9度”的报道,请你根据该车的性能参数,通过必要的推理演算,论证其是否真实。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