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一级建筑柱下独立桩基,桩基竖向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F=6200kN,弯矩M=350kN·m,水平力JH=500kN,承台埋深2.5m,承台及承台上土重设计值G=300kN。

建筑场地地层条件:

(1)0~12m粉质黏土,重度γ=19kN/m3,e=0.80,可塑状态,地基土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ck=200kPa

(2)12~14m细砂、中密~密实

(3)14~19m砾石、卵石层

(4)19~28m粉质黏土

(5)28~35m卵石层

(6)35~45m粉土

(7)地下水位于地面下3.5m。

采用水下钻孔灌注桩,桩径d=800mm,4根:承台及桩尺寸如下图所示。

如果M=35×04kN·m,题中条件下,各桩对x轴的弯矩与()项值接近。

A.3900kN·m

B.4000kN·m

C.4100kN·m

D.4200kN·m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却还在我的面前未曾发现呢?” 

——牛顿

材料二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19世纪理论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其中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海王星的发现显示出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并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庙堂”。在人们的心目中,古典物理学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

材料三  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和他们的成果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牛顿为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2分)

(2)材料二告诉我们,19世纪近乎完美的经典物理学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普朗克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2分)

(3)材料三认为“两位科学家决定时代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5分)

(4)材料四反映的QQ场景是哪一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主要影响有哪些?(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