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5年10月19日8:00位于鄱阳湖中部的都昌水文站水位为12.58米,比该站1952-2014年平均水位偏低1.14米。与正常年份相比,今年鄱阳湖中部湖区进入枯水季节的时间提前了17天。下图为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近年来鄱阳湖表现出枯水期时间提前、水位偏低,关于该地区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天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因此鄱阳湖白天降水量多于夜晚
B、鄱阳湖与周边地区会形成湖陆风。其中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湖风转陆风会推迟
C、依据水循环原理直接补给鄱阳湖水量最多的水体是大气降水
D、当湖水经湖口泄流入江量最多时,鄱阳湖的水位达到最低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白天陆地比湖泊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易形成降水,湖泊空气下沉,不易形成降水,A错。冬季湖泊面积较小,夏季湖泊面积较大,受湖泊的调节作用,夏季湖陆转换会推迟一些,B对。直接补给湖泊最多的水体,主要是地表径流,而不是大气降水,C错。湖泊水流入江最多时,说明湖泊水位与江面的水位相差最大时,鄱阳湖的水位达到最高。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影响湖泊水位变化的因素,热力环流,河湖相互补给。根据影响湖泊水位的因素分析,降水量、水利工程建设,泄流能力都能影响水位高低。退耕还湖,湖泊水量增多,水位可能较高。湖泊与周边陆地之间,受湖陆热力差异影响,与海陆热力差异的原理相同。夏季湖泊面积大,调节作用强,湖陆转换会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