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汽车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小汽车达到欧洲三号排放标准,小汽车出厂价格每辆100000元(不含增值税),2009年2月该厂购销情况如下:
(1)销售给特约经销商A小汽车50辆,并收取提货手续费10000元;经销商已提取40辆小汽车,其余10辆尚未提货;该厂已经开具了50辆小汽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2)抵债给某供货商小汽车8辆,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为该业务支付运费12000元,运输单位发票抬头为供货商,发票已由该厂转给供货商;
(3)与特约经销商B签订了60辆小汽车的代销协议,代销手续费5%,该厂当即开具了60辆小汽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收到经销商返还的30辆小汽车的代销清单及销货款;
(4)以本厂生产的10辆小汽车,向一汽车配件厂换取600000元的专用配件,双方均已收到货物,并且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该厂同型号小汽车每辆销售价格为120000元、100000元和80000元(不含增值税);
(5)出口小汽车一批,离岸价格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假设增值税退税率为15%;
(6)国内购进小汽车零配件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金额4000000元,货已入库;另支付运费金额30000元,取得运输单位开具的运输货票上注明运费20000元,建设基金5000元,装卸费2000元,保险费3000元;
(7)从国内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小汽车零配件一批,并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60000元,货已验收入库;
(8)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购进税控收款机一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5000,税额850元;
(9)本厂基本建设工程领取上月购进的生产用钢材价值100000元;并将领用的钢材委托外单位加工,收回后用于工程项目,为此支付加工费10000元(不含增值税),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10)购进办公用品一批,取得普通发票注明价款20000元;购置复印机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0000元;为职工食堂购置用具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以下问题:
(1)计算该厂当月进项税额;
(2)计算该厂当月销项税额;
(3)计算该厂当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4)计算该厂当月应纳的消费税。(小汽车适用税率5%)

答案

参考答案:增值税是普遍征收,而消费税是特定征收。
(1)该厂已经开具了50辆小汽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按50辆小汽车销售金额计算应纳增值税;收取的提货手续费亦应并入销售金额计算应纳增值税。
(2)抵偿债务给供货单位的8辆小汽车,应做视同销售处理。
(3)应按60辆小汽车销售金额计算应纳增值税。
(4)用小汽车换取专用配件,应做销售处理,消费税按最高价格计算。
(5)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抵和抵扣的金额抵减进项税额。
(6)准予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的货物运费金额是指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上注明的运费和建设基金,不包括保险费、装卸费。
(7)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小汽车零配件,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按3%抵扣进项税额。
(8)税控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850元。
(9)基本建设工程领取上月购进的生产用钢材,应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支付加工费的增值税不得抵扣。
(10)购置办公用品未取得专用发票,职工食堂购置用具,不准予抵扣进项税额。
计算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额:
(1)计算该厂当月进项税额:
当月进项税额=4000000×17%+(20000+5000)×7%+60000×3%+50000×17%-2000000×(17%-15%)+850-100000×17%=680000+1750+1800+8500-40000+850-17000=635900(元)
(2)计算该厂当月销项税额:
当月销项税额=(50+8+60+10)×100000×17%+10000÷(1+17%)×17%=2176000+1452.99=2177452.99(元)
(3)计算该厂当月应纳的增值税额:
当月应纳增值税额=2177452.99-635900=1541552.99(元)
(4)计算该厂当月应纳的消费税:
当月应纳消费税=[(50+60)×100000+(10+8)×120000+10000÷(1+17%)]×5%=[11000000+2160000+8547.01]×5%=658427.35(元)
应征消费税额=658427.35×(1-30%)=460899.15(元)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下列对“道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因为有道德,故而能成为“万物之灵”。

B.道德即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C.“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正是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的体现。

D.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体现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