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8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当年的化学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弗里茨·哈伯。理由是他在九年前发明的工业化合成氨法,“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而来自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则感到愤怒。因为弗里茨·哈伯是一战时期德国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正是在他的建议下,1915年德军在伊普雷战役中首次在战场上使用毒气,造成英法联军约15000人中毒,并带走了5000多人的性命。

——摘编自张卉妍主编《一战全史》

材料二 鉴于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的、有毒的或其它的气体,以及一切类似的液体、物体或一切类似的方法,已经为文明世界的公正舆论所谴责;并鉴于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参加的条约中已经宣布禁止其使用;为了使这项禁令成为公认的对国际良知和实践具有同样拘束力的国际法一部分;兹宣告:各缔约国如果不是禁止这种使用的条约的参加国,应接受这项禁令,并同意将这项禁令扩大到不得使用细菌方法作战,以及同意根据本宣言的条款,在缔约国之间相互约束。

——摘自《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

(1)据材料一,指出瑞典皇家科学院和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对弗里茨·哈伯的不同评价的依据。(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出现的历史背景。它的出现反映了国际关系怎样的发展趋势?(9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与战争的关系(6分)

答案

(1)瑞典皇家科学院:弗里茨·哈伯发明了工业化合成氨法;其发明有利于解决一战带来的世界粮食危机。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弗里茨·哈伯发明并鼓动使用了毒气.

(2)历史条件:战争中使用毒气等所带来的灾难;一战后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日渐高涨;大多数国家已经宣布禁止使用毒气等。趋势:制度化、法制化。(3分)

(3)科技的发展是战争的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如一战中毒气的发明与使用。战争也推动了科技的发明。

题目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1918年12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当年的化学奖获得者是德国人弗里茨·哈伯。理由是他在九年前发明的工业化合成氨法”“而来自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则感到愤怒。因为弗里茨·哈伯是一战时期德国毒气战的科学负责人” 指出瑞典皇家科学院和英法两国的科学家对弗里茨·哈伯的不同评价的依据。

(2)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的、有毒的或其它的气体,以及一切类似的液体、物体或一切类似的方法,已经为文明世界的公正舆论所谴责”“并鉴于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参加的条约中已经宣布禁止其使用”,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日渐高涨等回答背景。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度化、法制化的趋势。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辩证看待科技与战争的关系。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推动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应用。如一战中毒气的发明与使用,另一方面战争的需求也推动了科技的发明。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