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199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出的全美大学排行榜上,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再次荣登榜首,成为学府大哥大。
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人士的心目中,哈佛大学是全美最棒的学府,尤其在研究课程方面,更无出其右者。正因如此,“哈佛大学也是最难考取的。”众多美国本土学生和海外学生颇有感触。
哈佛现有学生1.696万人,其中海外生占6%。政治学、文学、经济、东亚研究、人类学、应用数学都是哈佛著名的学科,此外,生物及生物化学等也是很强劲的热门学科,学生选修率很高。
哈佛大学的讲师和教授都是一流的,他们的平均年薪是8万美元,高居全美大学榜首。尤其令人钦羡的是,每年都有一位科学教授获诺贝尔奖,现在哈佛教员中已有33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哈佛毕业生中有很多以后成了大人物:肯尼迪总统、两位罗斯福总统、第二任总统亚当斯、第六任总统昆西、《侏罗纪公园》的作者迈克尔·克里顿等等。
哈佛学子的学习生涯由8个核心即常识课程开始,直至完成全部32个半年制课程,本科生还需完成统计、写作课程,以测试其英语水平。哈佛的许多学生说,在哈佛读书,别说拿A,就是拿C也很不容易,学校里苦读成风,大家都不敢懈怠。除了功课外,学生们还有许多演讲等活动要参加,对他们来说,“每天要读的课本、笔记,页数比一天里的分钟还要多。”
哈佛的学习环境也是一流的。单是97间藏书总量超过13亿册的图书馆系统就够人咋舌的了,更不用说学生宿舍及教学用的个人电脑之类设施了,真是又全又佳。
哈佛学子的住宿是很惬意的。你不用担心没宿舍住,一年级学生被安排住在17间小型宿舍里,随后3年则通过抽签决定到另外12间大宿舍内居住。宿舍分配有2人间至2层套房等不同级别。每个宿舍区都自成一个“生态系统”,有自己的食堂、图书馆,甚至影楼和游泳池。卡伯特则是许多学生的首选宿舍,因为那里有自己的电脑室、健身房、暗房、舞蹈室等。
哈佛学生并不是书呆子。课余时间可去的地方很多,单是校园里的唱片店、商店、餐厅和书店已够消磨大部分课余时间了。在此,就不能不提一下“斯塔尔书屋”、“格罗里埃”和“哈佛之音”这样著名的书店了。如果这些还不够,只要驱车20分钟就可到达波士顿,领略那里的文化气息(管弦乐团、舞蹈团、博物馆等)和独特风情(如唐人街)。此外,美国各大学都流行的“Party”在哈佛也是大大小小,时有举行,跟耶鲁大学举行的足球赛更是哈佛学子喜爱的精彩节目。
哈佛的海外学生主要来自加拿大、中国、印度、韩国和英国。

根据本文,哈佛毕业生中有多少人成了总统

A.4人
B.11人
C.5人
D.6人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第四段的内容,成了总统的哈佛毕业生有:“肯尼迪、两位罗斯福、亚当斯、昆西”一共应是5人。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约翰·道尔顿

严雪芹

1766年9月6日,道尔顿出生在英格兰北部坎伯雷一个贫穷的村子里。父亲是一位兼种一点薄地的织布工人,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很多破产的农民沦为雇佣工人,道尔顿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顿,道尔顿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因为和饥荒而夭折。道尔顿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只是勉强接受一点初等教育。但是他酷爱读书,在干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他勤奋学习的态度得到一个叫鲁宾逊的亲戚的赞赏。鲁宾逊主动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教他数学和物理。

到了15岁时,他的学识已有很大提高,于是他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上,在他表兄任校长的教会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在这所学校里,他仍然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发愤读书,无论是数学、自然科学,还是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

1793年,道尔顿被推荐到曼彻斯特,受聘于一所新学院担任数学和物理学讲师。他到这里不久,就加入了曼彻斯特文学与哲学学会。由于他学识渊博,待人诚恳,作风朴实,大家都很尊重他, 1817年任会长,直到他去世。

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一篇关于色盲的研究文章。说起来,事出偶然。圣诞节时道尔顿为母亲买了一双深蓝色的袜子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孝敬。当他送给母亲时,母亲却厉声责问他,为什么买一双红色袜子。他经过认真研究,发现他哥哥也和他一样,具有不正常的辨色能力,另有一些人也具有这一病症。为此他撰写了论文,提出人类中存在着色盲这一病症。道尔顿的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重视,所以在英国将色盲常称为“道尔顿症”。

长期以来对气象的观测和对大气各种问题的思索很自然地引导他去研究气体物理的性质。他用亲自动手制作的各种器具认真地考察了大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和蒸发、压缩、膨胀等物理现象,还对大气的组成、混和气体的状态、气体的扩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等问题作了实验研究。从1801年起,他陆续发表了《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论降雨》《关于温度计》等论文。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他在《论气体的受热膨胀》的论文中清楚的提出了气体膨胀定律:任何气体每上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体积膨胀是相同的。

道尔顿一生大量的工作就是观察天气,他一生记录了20多万条观察记录。他在观察天气时对空气发生了兴趣。他决心通过气象观测和对气体物理性质的研究,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他假设各种物质(气体)都由同样大小的微粒构成。这时他想起了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原子假设,于是他选择了“原子”这一名词来称呼这种微粒。牛顿在他的力学理论中指出,在物质微粒的运动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根据这一思想,道尔顿假设在混和气体中,一类气体的原子并不排斥另一类气体的原子,仅仅是同类原子相互排斥。他利用化学家对一些物质的分析结果,换算出一批原子的相对质量,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张原子相对质量表,记载在1803年9月6日道尔顿的日记中,这一天恰好是道尔顿37岁的生日,因而更富有意义。

道尔顿一生勤奋好学,认真进行科学实验,自制简单的气压计、温度计等仪器,分析从各地搜集到的空气样品。虽然他不是一位分析化学家,但是,他却从自己的实验结构中得出所有来自不同地方的空气组成都是一致的结论。

原子理论建立以后,道尔顿名震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道尔顿对这些没有丝毫兴趣,他仍然像过去一样,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奉献给科学,继续从事原子理论研究,测定各种元素的原子量,继续过着朴实而紧张的隐居生活。他的清贫生活,特别是那简陋的住房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使慕名来访的科学家感到非常意外。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道尔顿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他酷爱读书,勤奋学习,在干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利用夜晚时间自学物理、数学。

B.道尔顿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任教后,仍坚持学习,学习兴趣也更加广泛,数学、自然科学、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

C.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不是气象、物理方面的,而是一篇关于如何治疗色盲症的文章,治疗方案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重视。

D.道尔顿陆续地完成了《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论降雨》《关于温度计》等论文,这是他对气象、大气、气体物理等问题研究的结晶。E.道尔顿过惯了朴实而紧张的隐居式生活,因此,对于原子理论建立以后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他没有丝毫兴趣,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小题2:阅读文章第⑥段,谈谈道尔顿是怎样进行原子研究的。(6分)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道尔顿在科学研究方面作出过哪些成就。(6分)

小题4:从“求学”“处世”“研究”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道尔顿对你的启示。(8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