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求菲波那契数列的数学表达式为  fibonacci(n)=n,  n=0,1;  fibonacci(n)=fibonacci(n-1)+fibonacci(n-2),  n≥2; 设m是long型变量,下面是递归算法求菲波那契数列的方法  long fibonacci(long n)  { if(n= =0| |n= =1)return n;   else return (fibonacci(n-1)+fibonacci(n-2));  } 当语句m=fibonacci(3),执行时,方法fibonacci()被调用了【 】次。

答案

参考答案:E

解析:递归算法是常用的一种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算法,如果采用顺序编程,代码量相当大并且计算过程有规律的问题的方法,其基本的思想就是“自己调用自己”。在本题中,我们需要深入到递归算法当中,来看看方法被调用了几次。调用第一次,得到fibonacci(3)=fibonacci(2)+fibonacci(1);看fibonacci(1),调用第二次,到递归头,返回1;看fibonacci(2),调用第三次,得到fibonacci(2)=fibonacci(1)+fibonacci(0);看fibonacci(1),调用第四次,到递归头,返回1;看fibonacci(0),调用第五次,到递归头,返回0;程序结束,方法fibonacci()被调用了5次。

阅读理解与欣赏

(二)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小题1:、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4)

小题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4)

小题3:、请从表现方式的角度,评析以下这段文字。(3)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小题4:、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4)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