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鲁迅笔下的阿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也就是原地不动地画圆圈”。
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网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Q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突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
阿Q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上等号。
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网,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Q所希望画圆的圆圈,将阿Q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可以与之相比。

第二段“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这句中的“钥匙”所指的一项是:

A.阿Q式的革命
B.阿Q的精神胜利法
C.鲁迅的杂文
D.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此题可以和上题结合起来答。

完形填空

完成句子

小题1: Without             , she jumped to her feet and rushed out of the classroom.(ask)

未征得老师的许可,她跳了起来,冲出教室。

小题2: You wouldn’t allow your children                   telling untruths to the family, would you?( get)

你不会允许你的孩子对家人说谎而侥幸逃脱的,对吧?

小题3: At the award ceremony, Mr. Jackson said:“For me , there has been               than your support.”(great)

在颁奖仪式上,杰克逊先生说:“对我来说,最大的回报莫过于你们的支持。”

小题4: It is strange that Jake          the newly bought TV (take)

杰克竟然将新买的电视机给拆了,真奇怪!

小题5: “Why are you here?”, Alice looked at the boy,             (surprise)

“你怎么在这里?”爱丽丝看着那个男孩,感到非常吃惊。

小题6: It was the wind             the fire’s rapid advance.(account)

火势能快速蔓延是由于风。

小题7: Born and             in a small village in America , he didn’t know much about the outside world.(bring)

出生在美国一个小村里,他对外面的世界知之不多。

小题8: A group of children             on the playground in JingZhou Middle School this time yesterday.(find)

昨天此时,有人发现一群孩子在荆州中学操场上玩耍。

小题9: I           go out            Tom came in.(about)

我正要出去,这时汤姆进来了。

小题10: He was always smiling , but now it seems that he           with others.(find)

他过去总是微笑,但现在他好像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