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高文娜,16岁,7岁时父母离婚,后随其母亲生活,有时被父亲接去,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星期。高文娜的父亲是个生意人,平时业务繁忙、应酬多,但对高文娜是百依百顺、十分宠爱。父亲谈生意时,有时会携带高文娜一起出入高消费场所,使高文娜养成了阔绰的生活习惯,很有“大小姐”脾气,有时甚至会蛮横无礼。尽管能得到父母双方的疼爱,但由于是单亲家庭,高文娜存在一定的心理阴暗面,性格暴躁自私,在学校里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久而久之,高文娜渐渐厌学。为此,高文娜的母亲联系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数次服务,运用家庭介入的技巧等,使高文娜的性格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渐渐乐意融入班级,和同学一起享受美好的校园生活。高文娜的父母看在眼里,乐在心中,觉得女儿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十分感谢社会工作者的服务。

[问题]


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应做哪些工作

答案

参考答案:结案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整个助人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方面,借着结案,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服务对象巩固已经取得的改变成果,增强他们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将工作成果转化为服务对象的实际行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包括:
(1)总结工作
即通过评估有目的地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评估整个工作过程,对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介入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将结果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给机构,审慎处理服务对象因结案带来的与分离有关的感受和情绪,作结案记录并写成结案报告。
(2)巩固已有改变
社会工作者要尽力帮助服务对象保持在助人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巩固和增强他们的自我功能。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具体办法包括:①回顾工作过程;②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③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3)解除工作关系
正式与服务对象解除工作关系,并不是说社会工作者绝对不再与服务对象有任何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如果服务对象还需要其他服务,社会工作者应给予转介。
(4)做好结案记录
结案时要撰写书面结案记录。结案记录的内容包括:服务对象何时求助、求助原因、工作过程中提供了哪些服务、服务对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结案、社会工作者的评估和建议等。

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