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学校教育内容是社会文化中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料,请论述它不同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特殊之处。

答案

参考答案:一般地说,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相比,在内容上更注意全面性与系统性,更注意目的与内容之间的吻合。其不同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特殊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预定性
学校教育内容直接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层次、类别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不同类别的学校所以在教育内容上各有特色,其原因正是由于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至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内容之别,除其文化传统不同外,主要还是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要、具体规格不同所致。
学校教育内容不仅有明确的目的性,还有较强的预先设定性。学校教育内容通常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准备就绪的,良好的教学秩序不允许无充分准备的、或随机捕捉的或偶然决定的教育内容。
(2)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和科学的富于逻辑的排列组合
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人类经验的传递与继承。学校根据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学生在校时间有限等诸多条件,从人类大量经验中筛选出经典的、有限的、基本的材料构成教育内容。学生学了以后便可在有限的时间内,使他们的认识达到当代人类认识的高度。
学校教育内容的排列组合是根据人的思维发展特点、接受知识的先后次序和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而不是按照知识本身发展的自然历史顺序进行编排。学生能够循着由
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轨道,高效率地去获得人类积累的大量经验,并创造出新的科学文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学校教育内容不仅具有认识价值,还具有形成价值
学校教育内容传授的直接结果是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即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使他们由无知到有知,认识自我、他我、自然、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教育内容最终消融在学生的认识之中,构成学生的认识基础。借助教育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还可获得或养成改造世界的能力,即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内容的功效,不仅在于要让学生知,而且要教会学生行。实现知行统一、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4)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纯洁性
学校教育内容不仅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科学知识、科学定理、科学成果、科学真理,而且其内容构成、例证说明及其所贯穿的教学思想都必须符合科学的要求。学校传授教育内容遵循的宗旨是必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凡有悖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言语、例证、练习等都是教育活动所不允许的,这也是任何教育管理、教育理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5)学校教育内容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虽然对教育内容是已知的,但他还必须从教的角度,即从如何使学生掌握、运用,并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角度重新研究、掌握和运用教育内容,以实现教育目的。学生对教育内容是未知的或知之不多、知之不系统的,他们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是为了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成长。因此,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必须考虑教与学两方面的可能与需要。
(6)教育内容的构成具有连续性
与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相比,教育内容呈现着螺旋递进、持续不断的特征。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不同于科学知识、科研成果的汇集,它是以学科课程的形式进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内容遵循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顺序、认知顺序和科学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的有机结合,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逻辑展开和继续。
(7)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种形式的载体
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多种形式的载体,其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除此之外,各种报纸杂志、声像资料、激光视盘、微缩胶卷等也承载着与教科书、教学目的相关的教育内容。教师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教师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教科书的内容。
总之,学校的教育内容是社会文化中一种极为特殊的信息资料,它既不同于社会文化,也不同于科学研究的所有成果。

判断题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3年至2005年与投资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ABC公司达成协议,以市区2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和两栋办公楼换入ABC公司拥有的乙公司25%的股权和T公司10%的股权。甲公司200亩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67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2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两栋办公楼的原价为16900万元,累计折旧为12900万元,公允价值为338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
ABC公司拥有乙公司25%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10140万元;拥有T公司 10%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6760万元。甲公司为换入乙公司25%的股权支付税费16万元,甲公司为换入T公司10%的股权支付税费4万元。
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对T公司投资不具有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采用成本法核算。甲公司与乙公司、T公司的会计年度及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40824万元,下列项目外,其账面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单位:万元

账面原价已提折旧公允价值预计使用年限
存货500700
因定资产1000200120020
列形资产60080010
小计21002002700

(2)2007年5月2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600万元,并于5月26日实际发放。
(3)2007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800万元。其中在甲公司取得投资时的账面存货有 80%对外出售。
(4)2008年5月10日,乙公司发现2007年漏记了本应计入当年损益的费用100万元 (具有重大影响),其累积影响净利润的数额为67万元。
(5)2008年度,乙公司发生净亏损1900万元。其中在甲公司取得投资时的账面存货有 80%对外出售。
(6)2008年12月31日,因乙公司发生严重财务困难,甲公司预计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10000万元。
(7)2009年5月,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资本公积1000万元。
(8)2009年9月3日,甲公司与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签订协议,将其所持有乙公司的25%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丙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如下:①股权转让协议在经甲公司和丙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后生效;②股权转让价款总额为13000万元,协议生效日丙公司支付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90%,股权过户手续办理完成时支付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10%。
2009年10月31日,甲公司和丙公司分别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了上述股权转让协议。当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90%。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上述股权转让的过户手续尚未办理完毕。
(9)200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其中1月至10月份实现净利润800万元。假定: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②甲公司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的比例均为10%;③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乙公司未发生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要求:
(1)编制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和办公楼换入乙公司和T公司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2)编制2007年5月2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并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07年度因乙公司实现净利润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08年5月10日因乙公司发现2007年前期会计差错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08年度因乙公司发生净亏损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08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09年5月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资本公积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会计分录。
(8)编制2009年10月31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款总额的90%的会计分录。
(9)编制2009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时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