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崔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崔某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陪伴同学说,崔某刚入学时成绩较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发现她有时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的,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家人以为是身体的问题,就让她休学了。后来回校,发现她和别人吵架更多了,老师建议她做心理咨询。崔某很不情愿,这次在同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同学说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崔某: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侮辱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你是针对别人吗
崔某: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崔某: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判断崔某是否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根据是( )。

A.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的特异行为

B.求医行为的类型

C.是否符合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区分原则

D.相关心理测验的结果

答案

参考答案:A,B,C

解析: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的工作程序包括:(1)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2)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常常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而出现精神病性问题的人很少主动求医。(3)确定工作范围。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6分,每小题2分)

吏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史,市租皆输入莫府①,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②五万人,縠者③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④,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注】 ①莫府:将帅办公的衙署。莫,通“幕”。②百金之士:《管子》:“能破擒将者赏百金。”意指可以冲锋陷阵破敌擒将的敢死之士。③縠者:能够拉满强弓硬弩的人。④褴:胡国名。

小题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出战数不利              ②匈奴数岁无所得

③臣如前,乃敢奉令        ④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A.两个“数”字相同,两个“乃”字不同。

B.两个“数”字不同,两个“乃”字相同。

C.两个“数”字相同,两个“乃”字也相同。

D.两个“数”字不同,两个“乃”字也不同。小题2:以下六句中,全部与李牧最后取胜有关的一项是(    )

①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②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③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④匈奴以李牧为怯       ⑤出战数不利,失亡多         ⑥匈奴小入,佯北不胜

A.②④⑥

B.①②③

C.④⑤⑥

D.②③④⑥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牧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匈奴,是因为他开始采用了骄兵之计。

B.李牧厚遇战士,是为了让战士信服他,以免他的战略泄露出去。

C.赵国的边兵认为李牧胆怯,是李牧用的激发士气的策略。

D.赵王再次启用李牧,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