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大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聪明漂亮,科研能力强,工作勤奋,人际关系好,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求助者与丈夫是大学同学,夫妻感情融洽。一年前,求助者生下女儿,求助者的母亲前来照顾,一家其乐融融。半年前,在单位的职称评定过程中,求助者因生孩子休产假,导致其与同事相比,在工作量和科研成果方面没有优势,而未评上副教授职称。这件事让求助者觉得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没有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心里很不是滋味。近三个月来,求助者心里烦躁,并且看什么都不顺眼,认为丈夫不理解她,经常和丈夫吵架,对母亲乱发脾气,乱扔家里的东西,甚至对女儿也疏于照顾。求助者以前经常召集同学聚会,现在却常我各种理由回避聚会,工作效率也明显降低。求助者因最近出现胸闷、头晕、食欲下降、全身乏力、入睡困难等症状,而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学习成绩优异,个性好强,追求完美。

在本案例中,如果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和会谈法的结论不一致时,心理咨询师应该( )。

A.不可轻信任何一方

B.以临床观察为准

C.重新进行会谈测评

D.以测量结果为准

答案

参考答案:A,C

解析:如果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

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1年7月8日至9日,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 * * 同志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 * *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提高依法治水的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2010年4月5日,首届湄公河委员会峰会发表《湄公河委员会华欣宣言》,承诺要致力于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环境良好的湄公河流域”。作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亲密近邻和合作伙伴,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及时提供上游水文信息以协助下游国家的防洪抗旱工作,此举获得各方赞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