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电子表格”命令,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再打开相应的命令,完成下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注意:下面出现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EXCEL1.XLS文件:
(1)将Sheet1工作表的A1:D1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计算费用的“合计”和“比例”列的内容(百分比型,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按费用额的递减顺序计算“排名”列的内容(利用RANK函数);将A2:D8区域格式设置为自动套用格式“序列1”。
[*]
(2)选取“销售区域”列和“比例”列(不含“合计”行)的内容建立“分离型三维饼图”,图标题为“销售额统计图”,图例在底部,数据标志显示百分比,设置图表区区域颜色为浅黄色;将图插入到表的A11:F20单元格区域内,将工作表命名为“销售额统计表”,保存EXCEL1.XLS文件。

答案

参考答案:[解题步骤]
在“考试模拟系统”中选择“答题→电子表格→EXCEL1.XLS”命令,将文档“EXCEL1.XLS”打开。
(1)函数计算
步骤1 选中工作表Sheet1中的A1:D1单元格,单击工具栏上的

,设置选中单元格合并、单元格中的文本水平居中对齐。
步骤2 选择B3:B9单元格,单击工具栏上的

,将自动计算出选择单元格的合计值。
步骤3 将鼠标光标直接定位到C3单元格中,在“编辑栏”中输入“=B3/B9”,按“Enter”键即可计算出所占比例,并使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其他项的所占比例。
步骤4 选定C3:C8单元格区域,选择“格式→单元格”命令,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数字”选项卡的“分类”中选择“百分比”,在“小数位数”中输入“2”。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5 在D3中输入公式“=RANK(B3,B$3:B$8,0)”。按“Enter"键完成设置。其中,RANK是排名函数,整个公式“=RANK(B3,B$3=B$8,0)”的功能是:“B3”中的数据放在B3:B8的区域中参加排名,“0”表示将按降序排名(即最大值排名第一,升序就是最小值排第一)。
步骤6 复制D3中的公式到其他单元格中。
步骤7 选择A2:D8单元格区域,选择“格式→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序列1”并单击“确定”按钮。
(2)插入图表
步骤1 选取“销售区域”列和“比例”列(不含“合计”行),选择“插入→图表”命令,在弹出的“图表向导”对话框“标准类型”选项卡的“图表类型”中选择“饼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分离型三维饼图”。
步骤2 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系列产生在”中选中“列”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在“标题”选项卡的“图表标题”中输入文本“销售额统计图”,在“图例”选项卡的“位置”栏中选择“底部”,在“数据标志”选项卡的“数据标签包括”栏中选中“百分比”。
步骤3 单击“完成”按钮,图表将插入到表格中,拖动图表到A11:F20单元格区域内,用鼠标右键单击图表的图表区,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图表区格式”命令,在弹出对话框的“区域”栏中选择“浅黄”。
步骤4 单击“确定”按钮,将鼠标光标移动到工作表下方的表名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直接输入表的新名称“销售额统计表”并保存表格。

阅读理解与欣赏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有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位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大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滚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少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皮,做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2.第1自然段写作者幻想中的济南的特征是                                                      

3.第3、4自然段,作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对济南秋山秋水具体景象的描摹。山是从                                                       的不同来写的;水是从                                          上来写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第3自然段写秋山的颜色,没有按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而是先写山腰,再写“山脚”和“山顶”,其原因是                                                            

5.第3自然段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6.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的感叹句,它具体赞美的是                                                                    

7.第4自然段描写绿藻的“绿”,其用意是                                                                                

8.第4自然段中“它们知道它们的那点绿的心事”一句,两个“它们”都是指代                                                 

9.从全文看,作者是抓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来写的。济南秋天的景物特征是                        的;写景物的变化,则融合了                      和客观景物的变化。全文着力写景,但又在描绘景物中渗透了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丰富感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贯穿以全文的线索应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