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5岁男孩,咳嗽4个月,凌晨及活动后加剧,服用多种抗生素无效,服用博利康尼后有缓解。查体:无发热,面及颈部散在湿疹。两肺呼吸音粗,该病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毛细支气管炎 

B.支气管异物 

C.咳嗽变异性哮喘 

D.支气管淋巴结核 

E.儿童哮喘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咳嗽,严重时可有强迫坐位或端坐呼吸、发绀、干咳或大量白色泡沫痰。对于咳嗽变异型哮喘则仅有咳嗽症状,而运动性哮喘则表现为运动时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上述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扩张剂或自行缓解,好于夜间及凌晨发作。发作时体征为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相尤其明显,并可有肺气肿体征。轻度哮喘或极度哮喘时,可无哮鸣音。重度哮喘可有心率增快、奇脉、发绀。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根据《南京条约》,清朝政府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虎门条约》允许英商及其家属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1845年11月29日,英国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以“华洋分居,避免纠纷”为诱饵,迫使上海道台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划定洋泾浜(1916年填没成为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向北到李家庄(今北京东路)的一片荒滩——外滩,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份土地章程被视为上海租界存在和运作的依据法理。上海开埠的第一年,除了商人和领事以外,属于伦敦会的英国传教士也迅速进入上海

——摘编自王文泉、刘天璐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材料二: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在租界强行拥有了自己的行政、立法、司法自主权,致使上海成为华界(中国管辖地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三界”分治的城市。其次,由于上海在五个通商口岸中最早设立租界,且充分利用了特殊的交通枢纽的条件,因此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一跃为全国商业中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租界的市政管理和建设、教育和工商业管理等制度,对上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不断的成长,上海的产业工人最为集中,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上海交通便捷,“国中之国”的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便于革命者进行活动;另外,上海文化事业发达,聚集了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进行各种活动,上海遂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

——摘编自马长林《上海的租界》

材料三

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 * * 党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