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厂工人在新扩建的库房内安装消防设施,在安装过程中,不慎造成电线短路,引起库内棉堆突然冒烟起火。由于现场工人不会使用灭火器,火势迅速蔓延。辖区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然而厂区无消防栓,消防车要到几公里以外取水,加上风大,火势迅速蔓延到楼上各层。当地调度紧急调集多个消防中队增援,经过近12h的奋勇扑救,大火基本扑灭。其后留下一个消防中队继续扑灭余火,其他消防队相继撤离。为彻底消灭火种,火场指挥部先后调来多台挖掘机和推土机进入厂房,并让该场派出几十名工人协助消防人员清理火种。不久,厂房突然发生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事后,厂长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将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纳入了该厂的工作计划。并将这项任务划分给了安全科,安全科科长受命后,立刻召集本部门人员成立了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进行了分工,并特意派出小组成员参加了预案编制培训班。编制小组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在档案室找到了当年的企业预案。编制小组在该预案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修改,参考有关书籍及其他企业的预案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工作。最后形成了该厂最终的应急预案,经厂长签字后下发至全厂各部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该厂在预案编制过程中的做法正确的有()。
A.安全科科长召集本部门人员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B.参考其他企业的预案
C.派人参加预案培训班
D.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
E.在原预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
参考答案:B, C, D, E
解析: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括下面6个过程:
(1)成立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2)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4)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5)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