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背景材料]
2009年7月某日,某液氨厂因管道腐蚀发生泄露,厂长多次组织抢修都没有解决问题,结果造成泄漏事故。生产副厂长说,是生产工人抢修时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引起。一生产工人说,发生泄漏时他们并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逃跑,应急防护面具很少。另一工人说,当时只见四处都是白烟,不知道是泄漏了。事后才知道企业有应急预案。抢修时有工人未戴防护面具,导致多位工人中毒。
该厂厂长曾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原生产副厂长把编制应急预案的任务安排给了安全科科长,科长布置本科室的员工组织编写工作。预案编制完成后由安全科科长审核,生产副厂长签发,签发时间为2008年6月。但后来该生产副厂长调离了该厂。后经厂长、生产副厂长、安全科科长和生产工人证实。该应急预案未向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上述案例,阐述该厂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答案

参考答案:不足:
(1)在应急准备方面的不足
1)对泄漏事故的知识没有培训,工人不会辨识泄漏事故的症状。“只看到冒白烟并不知道是氨泄漏。”
2)对管道腐蚀发生泄漏后如何抢修的技术操作规程不了解,泄漏后多次组织抢修都没有解决问题。
3)对发生泄漏事故时如何疏散和逃生没有方向。
4)没有考虑应急人员的自身安全,最后导致多名员工中毒。
(2)在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方面的不足
1)预案的编制只由安全科一个部门承担。
2)预案的审核只由安全科长一个人负责。
3)原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负责签发的生产副厂长调离时没有向新的负责人交接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4)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没有经过演练、评审和修订。
5)应急预案没有向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改进措施:
(1)成立有各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预案编制小组,由厂领导担任组长。
(2)编写前请有关专业机构对编写人员进行培训。编写过程中要求进行危险和应急能力分析,查阅本厂历史资料,参考同行业企业的成功预案。
(3)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组织评审和修改,厂领导签发。
(4)应急预案签发后应组织演练、再评审和再修订工作。
(5)厂长亲自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6)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向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判断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