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新疆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大气中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通过大气逆辐射回到地面的热量少,故出现了白天的大气增温快,夜晚大气的降温也快的特点。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大气的作用的全过程: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之前必然遭到大气对其的削弱(包括吸收、反射、散射),地面在吸收了太阳辐射之后,把热量传给了大气(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大气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了大地,对地面起到了一个保温的作用。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阅读理解与欣赏

强项令

范  晔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1、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粗的词语:

①将何理天下____________  

②即头击楹______________

③宣悉班诸吏____________  

宣尝为两千石__________

2、下面“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B、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帝令小黄门持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的古今义有何不同。  

①使宣叩头主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②后为洛阳令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③对泣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枹鼓不鸣董少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宣悉以班诸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董宣不畏权贵,宁死不从?(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中国古代,“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有许多。请举出两个历史人物,并简要写出其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的作者_______ ,是南朝宋____ 家, 字蔚宗。著有《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史”。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