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总要求。

答案

参考答案:(1)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①教学任务。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刁;同,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②教学内容。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不同。以及具体教学内容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③学牛的年龄特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认识特点、知识水平等年龄特征。
(2) 运用教学方法的总要求:①综合性。要求教学方法本身不仅能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而且应有利于能力和品德发展,并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②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不拘泥于书本教条。③创造性。要求教师在把握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多选题
问答题

I.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

(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

v2B
=2gSOB,乙同学用vB=
SAC
2T
.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甲”或“乙”)同学.

(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m/s2,从而计算出阻力f=______N.

(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

II.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中找到一只小灯泡,其标称功率值为0.75W,额定电压值已模糊不清.他们想测定其额定电压值,于是先用欧姆表直接测出该灯泡的电阻约为2Ω,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U=

PR
=
2×0.75
V=1.22V.他们怀疑所得电压值不准确,于是,再利用下面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测量数据已绘出灯泡的U-I图线,如图所示.

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B.电流表A1(量程150mA,内阻约2Ω) 

C.电流表A2(量程500mA,内阻约0.6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

F.电源E(电动势4.0V,内阻不计)

G.开关S和导线若干

H.待测灯泡L(额定功率0.75W,额定电压未知)

(1)在下面所给定的实线框中画出他们进行实验的电路原理图,指出上述器材中,电流表选择______(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选择______(填“R1”或“R2”).

(2)从图线上分析该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______V;这一结果大于开始时的计算结果,原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