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

:2011年元月,中 * * 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时指出:“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法学理论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才智。”周永康要求,“密切关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更多理论上的真知灼见,积极参与国家立法,主动服务执法司法实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法学大家,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请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谈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不少于4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1)根据材料,周永康同志在讲话中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要讲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重实践,努力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实践,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彻底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法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使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繁荣法学事业,就必须不断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没者和捍卫者。

解析: 繁荣法学事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特征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问题中有两个层次的要求:(1)分析材料中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哪些要求;(2)要分析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可以有很多方面,但题目中的要求是要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来谈。考生在分析出这样的要求之后应该在心中迅速的回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个: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然后根据这四个特征对繁荣法学事业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特征进行一段分析,以下的分析内容供考生参考:
从周永康同志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两点:(1)讲政治。法学研究必须注重讲政治与讲法治的统一。所谓法学研究不问政治、远离政治是不可能的。因此法学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繁荣社会主义法治的事业过程中,要注重对自身政治素质的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抵制借法学的名义诋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行为。(2)注重实践。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在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事业的过程中,法学家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来思考来研究,要从当前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出发,从法学研究的现状出发,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努力在工作机制、活动方式和研究手段等创新上下工夫。
社会主义法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事业的兴衰成败。要想在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工作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贯彻于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过程中,为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方法论上的支持。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鲜明的政治性要求在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事业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就要深刻的理解法学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的本质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事业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法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注重讲政治和讲法治的统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正确的法学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统一思想。要注意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彻底的人民性。彻底的人民性要求在繁荣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过程中,要将人民的利益摆在重要的位置,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法学家要做热爱人民的法学家。法学家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经常走出校园,走出书斋深入基层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多关注研究老百姓的事,多运用法学知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使法学理论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实践。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系统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系统的科学性要求在繁荣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活动中,法学研究要为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支撑。积极探索和回答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全力解决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完全适应的问题,为完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法学研究要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等服务。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充分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充分的开放性要求在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事业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从法治实践出发,提炼出具有体系性和前瞻性的法学理论。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区别对待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吸收精华批判糟粕。在借鉴西方先进法律思想的同时,要坚决反对以西方的法治模式为终极标准来评判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在法学研究领域,要坚持“双百方针”,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争鸣,自由讨论,促进法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完善各具特色的法学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为繁荣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论的支持,对繁荣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要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不断完善指导理念、完善各项具体措施。
[陷阱点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论述题在司法考试中每年都有一道题。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论述题的考查方式基本上是从材料出发提出问题。回答这种论述题,考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阅读材料,归纳材料的关键词。从2008年以来的论述题来看,材料的内容可长可短,如2011年的材料内容比较短而2010年、2012年的材料内容比较长。但是不管材料内容多少,考生都要快速浏览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和中心思想。在本题中材料所讲的主要内容就是中央领导同志对法学理论工作者提出的两点要求,即讲政治和重实践。因此,“讲政治”和“重实践”就是材料的关键词,也基本确定了题目的主要答题方向。其次要认真阅读题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阅读材料的要求相反,论述题的题目需要考生精读、仔细读,并且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因为材料仅仅告诉了我们答题的大致方向,而题目则准确地告诉了答题的角度和内容,所有的答案都必须仅仅围绕题目的要求,不能偏离。就本题而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繁荣法学事业”无疑是本题的关键词。因此我们在论述繁荣法学事业时一定要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的角度来论述。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