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8’)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时间为     ,北半球节气为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5)此时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答案

小题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2分)

小题2: 6月22日 夏至 ;(2分)

小题3:66034’ 46052’;(4分)

小题4: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分)

小题5:12 24 (3分)

小题6:变小(短) 变小(3分

试卷分析:

小题1: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面。

小题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

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

小题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小题5:图示A点位于赤道,故昼长为12小时;B点出现极昼,故昼长为24小时。

小题6:夏至日过后,由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故北半球出现昼变短,夜变短,而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