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对ERP项目最恰当的定位是()。

A.信息系统集成项目

B.管理变革项目

C.技术改造项目

D.工作流实施项目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简要地说,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ERP也就是对这3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概括地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系统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它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创造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ERP理论与系统是从MRP-Ⅱ(制造资源计划II)发展而来的,它的主线也是计划,但ERP己将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财务上,在企业整个经营运作过程中贯穿了财务成本控制的概念。

在设计和开发ERP系统时,应该把握住一个中心、两类业务、三条干线的总体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财务数据库为中心;两类业务就是计划与执行;三条干线则是指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在ERP设计时常用的工具包括业务分析、数据流程图、实体关系图及功能模块图。

而实施ERP则是一场耗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由于ERP软件原本是个实用性强、牵涉面较广的管理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采取规范的方法,严格按照ERP软件的实施方法论进行。ERP实施方法论的核心是实现管理思想革命和管理信息化技术提升。实施可以分为以下3个时期:

①前期。主要是基础数据准备和标准化。

②中期。进行交接面界定,业务流程重组。

③后期。实施适应期,实行手工与计算机(或新旧系统)并行作业,逐步解决不适应性。

整个实施过程包括项目启动、组建团队、设计、编码、测试、数据准备、软件安装、软件调试、项目试运行、项目正式运行等环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工作。

①明确观点、统一认识、建立实施团队。

②明确目标和制定实施计划。

③根据企业人员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组织培训。

④根据企业现状进行业务需求分析。

⑤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建模和进行原型分析。

⑥根据实际业务流程和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功能和参数配置,以及系统实施。

⑦根据业务原型进行试运行试验,制订技术解决方案。

⑧调试环境、培训和测试。

⑨上线准备、数据准备。

⑩系统上线,投入运行。

系统优化、周期性系统运行审查。

同时,ERP也随着管理思想、技术的提高而随之发展,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是:系统更加柔性化,从而更灵活地适应企业变化的需求;应用范围广泛化,渗透到各行各业;功能深度化;对供应链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朝着Intemet技术靠拢;组件技术应用更加深入;安全保密性更高;成本更低、易用性更好,以及系统自助化。

多项选择题

甲某2006年大学毕业到A公司工作,双方于2006年5月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甲的工资为每月3000元,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 2500元,合同期限为两年。
2008年甲某被公司选中参加了某特殊职业技能培训,为此公司花费培训费5000元,甲某参加培训的差旅费5000元,双方另行签订培训合同,合同约定甲某至少应当为A公司服务五年,如果由于甲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甲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必须支付A公司违约金10000元。
2009年2月,甲某在周末自驾游活动中发生车祸落下残疾,医疗期满后也无法再从事A公司的工作,此时正值两年劳动合同到期,A公司选择不再与甲某续约,甲某则主张双方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双方发生争议,请结合《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回答94-97题。

甲国以保护本国环境和维护生命健康(认为含色素过高)为由,决定对境内销售的所有外国生产的易拉罐装饮料征收附加税,事实上甲国境内销售的易拉罐装饮料主要是乙国某跨国公司生产的某一品牌,但甲国对境内销售的国产易拉罐装饮料并不征税。乙国认为其根据 GATT1994所应获得的利益受到损害,而甲国认为其采取的措施符合GATTl994第20条一般例外的规定,双方为此发生争议。甲、乙两国均为 WTO成员国。双方将争议提交DSB解决,在解决过程中,乙国提出的如下主张中哪项主张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违反了WTO国民待遇的原则

B.甲国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乙国,因而有不合理的歧视

C.甲国不对其国内的同等情况采取同等的措施,构成了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D.甲国的行为违反了WTO最惠国待遇原则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