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分析楚汉战争中刘、项胜负的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1)在战略战术上:刘邦建立了一块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兵源和粮食的根据地——川蜀及关中。项羽的后方地盘虽大,但有十余个割据方国充塞其间,矛盾重重,貌合神离,明争暗斗,愈演愈烈。项羽孤军远征,供应不足,军力消耗无法补充,因此,他东征西战,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这就给刘邦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创造了条件。
(2)在政治思想上:刘邦较项羽进步,项羽是反动的。刘邦不仅通过了“王朝天命论”向世人证实自己是天命所归,更重要的是,他在他的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旨在得到人民支持的措施(最明显的是“约法三章”),从而深得民心,树立了很高的民望;而项羽人咸阳后,杀秦王子婴,抢财宝,掳妇女,烧阿房官,大火三日不熄。他的残暴行为,激起了关中人民的愤慨。
(3)在管理和用人上:刘邦善于用人,能把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联合起来,做到守有贤相,谋有良臣,战有猛将,力量由弱变强,终于战胜了项羽;而项羽迷信武力,缺乏远见,刚愎自用,不肯听从部下的意见,嫉贤妒能,以至于许多有才能的人如陈平、韩信、英布都离楚归汉,贤士不附,将帅离心,甚至连唯一的谋臣范增也被逼走。又因其残暴好杀,致使众叛亲离,日益孤立,落了个四面楚歌的可悲下场。
(4)在对机会的把握上:当刘邦巧占咸阳后,项羽听信项伯的话,错过了攻打刘邦的机会,又错过了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的机会,这就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5)在性格缺陷上:刘邦经受打击和挫折的能力更强,屡败屡战而从不气馁,而项羽过于张扬,波动起伏太大,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最后的命运。
总之,项羽无论在战略上、政治谋略上、组织管理上、用人机制上、机会把握上都表现出了致命的缺点,他的失败是无可避免的。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岁己末,河朔大旱,远迩焦然无主赖。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云方兴,驴辄仰号之,云辄散不留。是物不死,旱胡得止?”一人臆倡,众万以附。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所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殷之旱也,有桑林之祷,言出而雨;卫之旱也,为伐邢之役,兴师而雨;汉旱,卜式请烹弘羊;唐旱,李中敏请斩郑注。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嘻,其不然!暴巫投魃②,既已迂矣,今兹无乃复甚?杀我而有利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选自《中国古代小品精选》 金·王若虚的《焚驴志》)

【注释】①厌禳(rǎng)祭祀鬼神以祈求消除灾祸。②暴巫投魃(bá):指令巫婆神汉在太阳地里祁雨,驱赶旱鬼。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求诸人,不委诸天             委:推卸、推脱

B.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         愆:罪过

C.杀我而有利人,吾何爱一死?      爱:爱惜

D.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弥:满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而欲置斯酷欤。/孰诬我者,而帅从之!

B.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C.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

D.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

13.下列各句中,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迩焦然(百姓)无主赖。

B.命亟取(柴草),将焚之。

C.冤哉焚(我)也!

D.杀我而有利(于)人

14.下列对原文的表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品,通过一头遭受不白之冤的白驴给镇阳帅托梦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世情的激愤和对执权者的鄙薄。

B.白驴在梦中陈词中引用了四个典故,其目的是为了说明“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的道理。

C.白驴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正面形象,在它身上,既有忍辱负重的勤劳品质,又有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更有桀骜不驯的反抗精神。       

D.为了勾画白驴的形象,作者将白驴与不辨是非、荒唐昏庸的“镇阳帅”,与无知妄测、随声附和的“众人”,与胆小怕事的“属某”分别进行了对比,写出白驴的胆识和斗争精神。

15.断句和翻译。

(1)请用“/”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吾生不幸为异类又不幸堕于畜兽乘负驾驭惟人所命驱叱鞭箠亦惟所加劳辱以终吾分然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

译文:

②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