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①③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口号;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③“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出自《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 * * 党成立·五四运动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陋室铭》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这下,问题来了,紧接下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如果改成与上下句式一致的句子不是更好吗?我们大家改改看。(学生试着改写。)

生1:房不在好,有我则行。

生2:室不在陋,有德则馨。

师:室不在“陋”吗?对,说反了,应是室不在——华,我们可以改成:室不在华,有德则馨。行吗?意见不一致。那么,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它的后面几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如果按两两相对的结构,可以改为“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无……”。同学们试着再加一加。(学生试改:无房子之华丽,无闲人来打扰;无奇花异草,无群蜂群蝶……师逐一评点。)

师:老师也试着加一句: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改后感觉怎么样啊?老师来读一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室不在华,有德则馨。有苔痕上阶绿,有草色入帘青。无名花攀影,无贵木帮衬。

生:缺少美的语感。

师:噢,他感觉出来了,结构太一致了,没有变化,一个调子,让人生厌。整散结合,长短结合,读才会抑扬顿挫、摇曳生姿。

对以上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让学生参与改写课文有一定难度。不过,李老师这一方面处理得很好:适时点拨、教师参与!

B.改写课文激发学生作诗潜能,也让学生对对偶、排比等修辞加深了解

C.教师的改写活动不够成功,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教师设置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古代散文整散、长短交错的参差美,这是诗文教学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