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述分类法类目体系的构成。

答案

参考答案:试述分类法类目体系的构成。
分类法的类目体系是按照类目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类目集合,亦称类目表。
类目体系通常是在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由基本大类、简表、详表、复分表组成的。
基本部类是为分类法的合理展开对知识范畴所作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通常不在分类法中单独列出。基本部类的排列次序称为基本序列。
基本大类、简表、详表构成类目表的主表。基本大类是分类法列出的第一级类目,也是分类法整体框架的体现。简表是分类法的基本类目表。详表是指由详细列出的子目组成的类目表,是分类法的主体和正文。
复分表,又称副表,是一种结合主表使用编制的辅助表。复分表由共性子目构成,供主表有关类目共同使用。其作用是:①缩小类表的篇幅,②加强类表的伸缩性,③增强类表的规律性。按照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复分表和专类复分表两类。常用的通用复分表有标准复分表、地区复分表、时代复分表等。

综合题

(1'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 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形式的主导地位,1 910年,美国共有57 3.7万个农场,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为892亩,到1930年,农场数上升到629.5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经营面积增加到953亩。

这些大规模的农场,耕作方法先进,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其农产品价格比经营小块土地面积的自耕农便宜。于是,那些继续耕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卖掉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那一小块土地,到现代大机器工业部门去谋生路。

一一彭南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生产进步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和农村变革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分)   

(3)据材料三指出:1957—1962年、1980—1997年我国的粮食人均产量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2分)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