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赫尔巴特的儿童管理思想。

答案

参考答案:赫尔巴特是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可分为三大部分:管理、教学、训育。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首先对儿童进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过管理将儿童天生的粗野倔强的性格压下去,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都无法进行。其儿童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管理的含义及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儿童管理本身不是教育,而只是为了约束儿童自发的“野性”和盲目冲动,使之遵守纪律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儿童管理的目的是多方面的:第一,为了避免现在和将来对别人与儿童自己造成危害;第二,为了避免不调和斗争本身;第三,为了避免社会参与它没有充分权力参与却被迫要参与的那种冲突。简言之,儿童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秩序”。儿童管理的任务主要是为随后进行的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如果不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那么任何课都是无法进行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儿童的管理不具有独立的价值。从赫尔巴特关于儿童管理的论述来看,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某些恶行的预防。
(2)儿童管理的必要性
儿童本性为“恶”使儿童管理成为必然。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曾为中世纪神学所极力鼓吹的“性恶论”,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就是不守秩序的根源,它扰乱成人的安排,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本身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这种盲目的烈性情绪的种子,这种原始的欲望如果不加以遏制,它就会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而一直存在于儿童身上,还甚至会逐年增长扩大。一任私欲恶性膨胀的人往往都会受到应得的报应,但是这种报应必然会付出代价,因而也是一种道德上的罪恶,是应当避免的。理想的方略便是将儿童不服从的烈性消灭在萌芽之中。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赫尔巴特将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但是,赫尔巴特同样坚决反对将儿童管理的思想推向极端,认为“只教不管”会劳而无功,同时,“只管不教”则是对儿童心灵的压迫。所以他说:“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
(3)儿童管理的主要方法
①威胁。这是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管理儿童的第一手段,也是特殊手段,威胁带有强制性。学校应规定许多切实而具体的命令和禁则,设置惩罚薄,专门记载儿童的过失。但是,由于那些本性倔强的儿童对威胁毫不在乎,什么都不怕,而那些本性脆弱的儿童也体会不到威胁的意义,还是继续照其愿望所指使的那样去做,所以,采用威胁的方法常常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它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②监督。对孩子不加监督,不加教养,而放任儿童撒野是培养不出伟大的品格来的,因此,长期以来,监督就是儿童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滥用监督又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拘泥于细节的和经常的监督对于师生双方都是负担,因此双方都常常千方百计要回避它,并一有机会就会把它抛弃掉。滥用监督只会扼杀人的创造能力、果敢精神和自信行为,只会产生单调刻板的,习惯于墨守成规俗套,不思改变,而对于高尚与奇特的事件则畏缩不前的人。
③权威与爱。权威能约束人使之不至于产生超出常规的活动,权威非常有助于克服人的一种倾向于邪恶的、正在形成的意志。对于那些具有最活跃的天性的人来说,权威更应该是不可缺少的。权威必须将教育置之度外而单独发挥作用。爱在管理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一旦获得了爱,这种爱便可大大地减轻管理的困难。爱所要求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产生出来:一是教育者的感情投入,教育者将自己的感情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之中;二是教育者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方式接近他自己的感情。后者较为困难,它必须与前者结合起来采用,因为只有当学生能够用某一种方式与教育者交往起来的时候,学生才能致力于他与教育者关系的发展。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女,52岁。6年前与家人生气后,感心慌,易饥,食量由原来的5两/日增至1斤/日,同时怕热多汗,说话多,易怒、失眠,逐渐发现双眼突出,四肢无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甲亢”,给予口服甲巯咪唑30mg/d,分三次口服,1月后病情好转,服药半年自行停药。后病情多次反复,每次经口服甲巯咪唑均可缓解。2个月前再次出现心慌、易饥多食,劳累后心慌、气短明显,夜间有时憋醒。病后大便每日两次,成形,体重减轻8kg。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家中无类似患者。查体:T37℃,P110次/分,R26次/分,BP110/60mmHg,发育正常,消瘦,自动体位,皮肤潮湿,浅表淋巴结不大,眼球突出,闭合障碍,唇无发绀,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无结节,两上极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血管杂音,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50次/分,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肋下可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双下肢压凹性水肿,双膝、跟腱反射活跃,双Babinski征(-)。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下列哪些治疗措施()

A.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B.控制心衰,给利尿剂

C.控制心率,给予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

D.给予大剂量碘剂尽快控制甲亢

E.禁碘以备病情稳定后行131I治疗

F.在抗甲状腺治疗基础上,首选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G.先行床旁血滤治疗

H.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