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欧洲的物价上涨
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
案例二:美国的物价上涨
使邦联政府感到棘手的是纸币贬值。在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发行过42批纸币,总额达19155万美元,此后各州也开始发行纸币。到1783年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美元的纸币……杰斐逊在当时讲到:“1000元的大陆纸币只值硬币1元。”
——《美国通史》
案例三:欧美的物价上涨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作为现代式的贫穷方式和灾难困境。滞胀的出现,击碎了现代社会一切繁荣、富裕和发展的美梦。
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并运用所学说明美国为此采取的对策。
参考答案:
根源:邦联制下,各州各行其是,滥发纸币,邦联政府无权管理。
对策: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授予联邦政府包括发行货币在内的政治、经济大权。
解析:依据材料一关键信息“使邦联政府感到棘手的是纸币贬值”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建国初期所采取的政治体制带来的弊端,引发了纸币贬值。具体体现在:邦联制下,各州各行其是,滥发纸币,邦联政府无权管理。为此,美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对策,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授予联邦政府包括发行货币在内的政治、经济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