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2.简述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步骤。
3.简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配置。
4.施工过程中如何处理噪声扰民问题
5.筏板基础的施工要点和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进场材料质量控制要点;
(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3)合理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损失;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5)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6)加强现场材料管理。
2.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是:引入场外交通道路→布置仓库→布置加工场和混凝土搅拌站→布置内部运输道路→布置临时房屋→布置临时水电管线网和其他动力设施→绘制正式的施工总平面图。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配置,以“三级配电、二级漏保”,“一机、一阐、一漏、一箱、一锁”为原则,推荐“三级配电、三级漏保”配电保护方式。A级箱、B级箱采用线路保护开关,控制电动加工机械的C级箱,采用具有电动专用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脱扣特性的漏电保护开关保护。临时用电设计,包括用电量计算、电源选择、电力系统选择和配置。用电量包括电动机用电量、电焊机用电量、室内和室外照明容量。
4.施工前公布连续施工时间,向工程周围居民、单位作好解释工作;及时和建设单位主管工程的部门联系协商,取得业主主管部门的支持;及时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当地派出所、环保部门、街道办事处、城管等单位协商,取得这些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增加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采取隔音、降噪措施,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凡强噪声施工,避开正常的休息时间;施工噪声超过标准值时,环保部门按要求测定噪声值,确定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程度、范围,并出具测定报告书;建设单位对确定为施工噪声扰民范围内的居民,根据受噪声污染的程度,按有关要求跟业主协商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5.筏板基础的施工要点和要求:
(1)施工前,如地下水位较高,可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不少于500mm,以保证在无水情况下进行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
(2)施工时,可采用先在垫层上绑扎底板、梁的钢筋和柱子锚固插筋;浇筑底板混凝土,待达到25%设计强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板,继续浇筑完梁部分混凝土;也可采用底板和梁模板一次同时支好,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梁侧模板采用支架支承并固定牢固。
(3)混凝土浇筑时一般不留施工缝,必须留设时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并设置止水带。
(4)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应覆盖和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
(5)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应进行基坑回填。
解析: 本案例是质量控制与现场管理的组合题型,也是近几年常见的考试题型。尤其是现场文明施工及总平面布置图中的相关知识提醒考生重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