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2分)

    A.20°N, 30°E              B.25°N, 25°E 

C. 23.5°N, 60°W             D. 40°S, 120°W

(2)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4分)

(3)写出①②③点的节气名称和日期(6分)。

                  ②                    ③                 

(4)在图中画出①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2分)

(5)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2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a、b、c、d) 段。(2分)

答案

(1)A   

(2)略   

(3)①夏至  6月22日前后   ②秋分   9月23日前后   ③冬至  12月22日前后

(4)略   

(5)C   

(6)a   

题目分析:

(1)根据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故只有回归线之间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而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以外地区,终年没有太阳直射。

(2)地球自转的方向围绕地轴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应标注于公转轨道上)。

(3)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①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③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则②表示秋分日,④表示春分日。

(4)晨昏线应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背对阳光一侧应标注夜半球。

(5)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近日点(1月初),最接近冬至日③位置。

(6)图示⑥位置位于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应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故a段符合。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强,解题关键是抓住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并结合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分析。

判断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