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有一个数据库文件“samp2.accdb”,里面已经设计好3个关联表对象“tStud”、“tCourse”、“tScore”和表对象“tTemp”。请按以下要求完成设计:

创建一个总计查询,查找学生的成绩信息,并显示为“学号”和“平均成绩”两列内容。其中“平均成绩”一列数据由统计计算得到,将查询命名为“qT2”。

答案

参考答案:[操作步骤]
步骤1:单击“创建”选项卡“查询”组中的“查询设计”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双击表“tScore”,关闭“显示表”对话框。
步骤2:分别双击“学号”和“成绩”字段。
步骤3:单击“设计”选项卡“显示/隐藏”组中的“汇总”按钮,在“成绩”字段“总计”行下拉列表中选择“平均值”。
步骤4:在“成绩”字段前添加“平均成绩:”字样。
步骤5:按Ctrl+S保存修改,另存为“qT2”。关闭设计视图。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综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材料二:图2是图1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期间,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地方时相差最小的两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6分)

(2)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若一位参会者从德班沿图中线到哥本哈根,沿途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疏林草原带、                 、热带疏林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这种景观差异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6分)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会议探讨的共同问题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