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

答案

参考答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其具有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常是作为社会的榜样或者社会的代言人出现的,人们常把他们视为社会优良品德的化身,要求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也是人类善的本性,是合理的社会伦理规范。对教师这一专业素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除以身作则外,忠于职守、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等也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2)教师的专业知识
①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有效履行其职责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掌握所教学科扎实可靠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以及相应的技能、技巧:熟悉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理解其社会价值和人性陶冶的价值;对讲授的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并且要论证有力、举例精当。在此基础上,追求讲授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思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同时,要熟悉与所教学科相邻近的其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能够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
②广博的文化修养。教师应学识渊博,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接触学生的机会,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③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现代教师必须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3)教师的专业技能
①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要能够全面地了解教材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懂、透、化的程度。同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组织加工,选择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包括编写地方性教材,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的要求。
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的直接因素。表达可分为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两大类,两者都是教师用来进行人性陶冶和知识传授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特别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③组织管理能力。现代学校具有严密的组织性。为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需具有多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确立符合实际活动的预期目标,拟订周密的工作计划。
④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克服对教学的倦怠感。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教法。

材料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