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9个月,合同总价为840万元。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1所示(时间单位:月),各项工作均按照最早时间安排且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部分报价如表5-3所示。施工合同中约定:预付款为合同总价的20%,当工程款支付达合同价的50%时开始扣预付款,3个月内平均扣回;质量保修金为合同价的5%,从第1个月开始,按每月进度款的10%扣留,扣完为止。



表5-3施工单位的部分报价

工作 A B C D E F
合同价/万元 30 54 30 84 300 21
工程于2007年3月1日开工,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接到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将于6月份进行现场工程安全施工大检查的通知后,要求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单位进行了自查整改,并向项目监理机构递交了整改报告,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支付为迎接检查进行整改所发生的费用。
事件2:现场浇筑的混凝土楼板出现了多道裂缝,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分析,认定是商品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对此,施工单位提出,因混凝土厂家是建设单位推荐的,故建设单位负有推荐的责任,应分担检测的费用。
问题:1. 1.该施工进度计划中有几条关键线路请指出。
2.开工后3个月施工单位应获得的工程款是多少
3.工程预付款是多少预付款从何时开始扣回开工3个月后,工程师每个月签证的工程款是多少
4.分别分析事件1和事件2中,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要求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1.该施工进度计划中关键线路有4条:
A→D→H→K(或:①→②→⑤→⑧→⑩);
A→D→H→J(或:①→②→⑤→⑧→⑨→⑩);
A→D→I→K(或:①→②→⑤→⑥→⑦→⑧→⑩);
A→D→I→J(或:①→②→⑤→⑥→⑦→⑧→⑨→⑩)。
2.开工后前3个月施工单位每月应获得的工程款为:
第1个月:30+54×

=57(万元)
第2个月:54×

+30×

+84×

=65(万元)
第3个月:30×

+84×

+300+21=359(万元)
3.(1)预付款为:840×20%=168(万元)
(2)前3个月施工单位累计应获得的工程款:
57+65+359=481>840×50%=420(万元)
因此,预付款应从第3个月开始扣回。
(3)开工后前3个月工程师签证的工程款为:
第1个月:57-57×10%=51.3(万元)或:57×90%=51.3(万元)
第2个月:65-65×10%=58.5(万元)或:65×90%=58.5(万元)
前2个月扣留保修金:(57+65)×10%=12.2(万元)
应扣保修金总额:840×5%=42.0(万元)
由于359×10%=35.9>42.0-12.2=29.8(万元)
第3个月应签证的工程款:359-(42.0-12.2)-168/3=273.2(万元)
4.(1)事件1中,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要求不合理。
因为安全施工自检费用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措施费(或:该费用已包含在合同价中)。
(2)事件2中,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要求不合理。
因为商品混凝土供货单位与建设单位没有合同关系。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东风服装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乡镇企业,主要生产童装,也为大型企业承揽一些加工业务。当时有员工不足百人,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经过多年努力,产品已经发展到童装、西装、皮衣、衬衣等十几个系列,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员工达到了16000人,成为一家大型企业。

近几年来,公司总经理王先生感到企业发展中的某些问题越来越突出:销售额增长缓慢,产品开发不力,生产组织混乱,各部门推委现象严重,协调十分困难。比如,营销部门认为销售业绩不好的原因是产品设计落后,质量不稳定,并且不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供货,错过了商机;生产部门认为问题在于设计部门不重视生产技术的特点,而营销部门又随意改变供货计划,导致生产组织困难,产品质量下滑;设计部门抱怨营销部门不能及时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而生产部门又不能贯彻设计思路,导致产品样式落后。

王总经理数次召开部门负责人协调会,试图化解矛盾,明确责权,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各部门之间的纠纷都要到王总经理那里“讨个说法”。从而使王总经理陷入了调解、仲裁等烦琐的事务中,无暇顾及公司的战略决策。为此,王总经理准备将原来的直线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以形成不同的利润中心,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根据这样一种设想,准备按产品系列成立6个事业部。

不同部门的领导对组织结构的变革反应不一。营销部张经理认为,这种变革并不能解决问题,明确反对变革;生产部李经理认为应当进行变革,支持变革;技术部马经理认为变革是必要的,该变革方案应当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该公司是进行变革,还是不进行变革,正在酝酿中……

根据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的适用范围,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你认为该公司由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变成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是否必要,并说明理由。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