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背景: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项目,业主与某施工单位签订了建筑施工合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并对基底进行了钎探。
事件2:为了节约材料,钢筋工长安排工人将加工剩余的2m左右的钢筋焊接接长到8m,用到剪力墙中作为部分受力钢筋。
事件3:一层有一跨度为10m的钢筋混凝土梁,拆模后发现梁侧混凝土有少量孔洞。
事件4:某住户房间钢门框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日后检查发现门销已经焊接,门扇已经安装,门扇反向,经检查施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问题:1.(1)事件1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请简要说明。
(2)事件2中,钢筋工长的做法是否妥当请简要说明。
(3)事件3中,10m钢筋混凝土梁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为多少对梁侧混凝土的孔洞如何处理
(4)事件4中,施工单位应分别如何处理
(5)施工单位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答案

参考答案:(1)不妥。基坑(槽)验槽,应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的项目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共赴现场,按设计、规范和施工方案等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基坑验槽记录和隐蔽工程记录。
(2)不妥。钢筋工长安排工人将加工剩余的2m左右的钢筋焊接接长到8m,用到剪力墙中作为部分受力钢筋的做法,接头数量过多,不符合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的规定。
(3)10m钢筋混凝土梁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
孔洞处理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通常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要凿成斜形(外口向上),以便浇筑混凝土。用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h,先刷一层水泥浆或界面剂,然后用高一等级的微膨胀豆石混凝土浇筑,捣实后认真养护。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能浇筑混凝土。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在梁底先用支撑支牢后,再处理。
(4)施工单位应报告业主(监理工程师),由业主(监理工程师)与设计单位联系,要求更正设计,指示施工单位按更正后的图纸返工,所造成的损失,应给予施工单位补偿。
(5)施工单位现场常用的质量检查方法及手段有:
①目测法,其手段有:看、摸、敲、照;
②实测法,其手段有:靠、吊、量、套;
③试验法。

解析:[考点] 1A414000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1A422000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本案例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施工技术相组合的一道综合题型,也是近年来考试中常见的一种综合案例题型。重点考核的是施工技术中组织基坑验槽人员的规定、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中蜂窝现象的处理方案及现场中质量检查的方法及手段。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