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吴某,女性,54岁,工人,小学文化,已婚。
自我陈述:睡眠差。全身不适伴发冷两个多月。
在两个月前,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出现头痛、头晕、睡眠差,没力气、手酸、胃口不好,去医院看,做了很多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以后这些不舒服更加厉害,吃过中药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家中不想做家务,烧饭洗衣等事情也很少做。一个月前大儿子感冒输液时出现了过敏反应,经过医生处理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但我还是常常担心儿子的身体健康,心里很紧张,提心吊胆、坐立不安,家里人带我去医院看,吃了一些药。开始几天,我自己感觉情况好些,精神也比以前好,睡觉和胃口也有好转,但在一个礼拜后感觉肚子里不舒服,具体哪里讲不清楚。经常恶心,打嗝,嘴巴干,脸色发红,手心出汗,肌肉紧张,发冷、手抖,晚上睡不着,早上又醒得很早,每天只能睡2到3小时,有时躺在床上觉得胸口发闷,气喘不过来,胃口不好,一顿只能吃半碗饭,手脚感到没力气,走路都要靠家人扶着。不舒服的位置经常变,有时候主要是肚子里不舒服,有时候又是胸闷心慌,怕自己的病厉害了,担心病好不起来,心情也不好。所以家里人劝我来做心理咨询。
了解资料:家人反映求助者两个月来关心自己的病情,很难专心地做完一件事情,无厌世言语,没有打人、毁物等行为,无外跑行为。自己到很多地方看过病,这次是家人劝求助者来看的。每次出现不正常的表现时是清楚的,没有神志不清。
咨询过程:明确了求助者问题后经过2个月的认知治疗、放松训练等方法的处理,求助者的问题消失,没有紧张不安、担心及心慌手抖的表现,能很好适应工作生活。

为确定心理行为相关的社会性因素,需询问( )资料。

A.躯体疾病

B.人际关系

C.生存环境

D.生活事件

答案

参考答案:B,C,D

解析:与心理行为相关的社会性因素包括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A项属于生物性因素。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之,戎独不往。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多子,苦李也。”取之信然。

戎在职(任侍中时)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注】①虓(xiāo),怒吼。②和峤:西晋大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等辈竞之,戎独不往 趣:争着去

B.树在道边而多子,苦李也必:一定

C.以母忧职去:离开

D.而容貌毁悴,然后起。杖:拐杖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树在道边多子,必苦李也

B.问其故

其隙也,则施施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C.帝遣医疗

D.又尝群儿嬉于道侧杳不知其所也                      嬴而不助五国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戎幼年时与众不同,同伴争着摘李子,只有他不去。他认为树在路边而果实却多必是苦李。

B.王戎任职虽然没有特殊才能,但治理有方。后来升任光禄勋、吏部尚书。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皇帝深知他是哀伤过度,为此担忧,派医生为他治疗。

D.刘毅认为和峤虽然睡草席吃稀饭,但不过是生孝。至于王戎,那是死孝,陛下该先为王戎担忧。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2分)

(2)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