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北京条约》中有如下条款:“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反映出列强在侵华方式上的新特点是()

A.增开商埠

B.掠夺劳动力

C.资本输出

D.割占领土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凡有华民(中国人)情甘出口(情愿出国)”可知涉及的是中国人出国的问题,再结合“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这句冠冕堂皇的话可以看出当时列强允许中国人出国,当然应该是为了满足其工业生产的需要,根据所学应该指华工出国这一条款,所以应该选择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北京条约》。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默写题

理解默写。

(1)《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春夜的洛城,李白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情景。

(5)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涵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

(8)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赵师秀《约客》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的情绪。

(11)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吕下阿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12)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公里的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那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