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为安东强开了一张人民币20万元的汇票,上面记载有如下内容:金额20万元。收款人为安东强,付款人为交通银行某支行,出票日期为2013年10月10日,没有记载付款日期。安东强背书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为支付合同款,背书转让给李安,并记载“不得转让”字样,李安又背书转让给张方同,张方同怕有问题,要求李安找两个保证人,李安的好朋友李起与李广没有在票据上签保证字样,而是另行签订保证合同,并写明一旦银行拒付,各自承担10万元的赔偿责任,2013年10月30日持票人张方同到付款人处要求付款。

张方同受让票据时,该票据的主债务人是()。

A.甲公司

B.交通银行某支行

C.东安强

D.李安

答案

参考答案:A

实验题

(09苏州)(8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使用现象对比结论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