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成败归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成败归因理论以维纳为代表。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第一,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第二,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第三,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一般而言,学生通常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与运气等四个因素,而较少归因为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当然,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下列多种变量影响的:
①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如班上大部分人得高分,则易产生外部归因(老师判卷松),少数人得高分则产生内部归因(能力、刻苦)。
②先前的观念,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如果去努力后来成功了,则归因为稳定因素;经过努力还是失败,则归因为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佳。
③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自认为有能力者,易将成功归因为能力,将失败归因为老师的不公、偏见。
(2)维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问答题

下面是一级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总是的有关材料
材料1
立三同志既然对于中国经济性质有了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当然无从来正确地认识中国革命的动力,他始终把富农看成小资产阶级,以为富农可以革命,也可以反革命;他把小资产阶级看成整个的阶层,他不知道小资产阶级这一阶层中包括有剥削他人劳动的‘上层’和不剥削他人劳动或受人剥削的‘下层’,上层小资产阶级在武汉时代后已转入反动的营垒,现在有革命作用的只是小资产阶级的下层。他不了解资产阶级的大中阶级及一切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别……,都是反动营垒的一翼,而且把他们看成是站在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所谓‘第三派’或‘中间营垒’。他把学生看成整个的范畴,认为学生是‘城市贫民’,没看见学生中的阶级分化过程,认为现在还有‘夺取整个学生群众’到革命营垒来的可能。……他不能正确了解中国现在革命阶级的革命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雇农和贫农,中农是巩固的同盟者,加上城乡的广大半无产阶级成份和小资产阶级的下层。
                     ——摘自陈绍禹:《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而斗争》
材料2
中国的经济现状,军阀阶级已与资产阶级显然分开,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分化尚未到截然分离之程度。
中国最大多数的工人,还没有自己阶级的政治斗争之需要与可能,而且连一般的政治斗争之需要的甚至于连自己阶级的经济斗争之需要都不曾感觉的工人(如手工业工人),也并不是少数。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民革命的意义,就是对外要求民族之经济的政治的独立,对人要求一般国民在政治上的自由。这种一般国民之政治自由,如集会结社罢工的自由,正是中国工人阶级目前至急的需要。
                       ——摘自陈独秀:《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材料3
将来革命事业完全成功时,社会阶级分化究竟至何程度,那时对于革命的性质究竟如何解释,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现在也没有求其知道的必要:可是观察过去及现在的革命运动确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且我们也应该希望它能成为一实实在在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因此,我们以为中国国民党应该明白觉悟负了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使命,这在革命运动中,不可有拒绝资产阶级之左倾的观念,……我们也知道中国资产阶级势力的微弱,尚不足克服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所以使革命党易于采用右倾的政策。无产阶级也明明知道此种民主革命的成功诚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然而幼稚的无产阶级目前只有在此胜利之奋斗中才有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能力之机会,所以和革命的资产阶级的合作,也是中国无产阶级目前之必由之路,总括起来说:在每个革命运动中,浪漫的左倾观念和妥协的右倾观念都能妨碍革命的进行;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摘自陈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
材料4
中国现时确实还处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阶段。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纲领,包括对外推翻帝国主义,求得彻底的民族解放;对内肃清买办阶级的城市的势力,完成土地革命,消灭乡村的封建关系,推翻军阀政府。必定要经过这样的民权主义革命,方能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
            ——摘自《毛 * * 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78页
材料5
中国革命的现时阶段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是十分明显的。
革命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现在则可以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的转变,那是将来的事。在将来,民主主义革命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摘自《毛 * *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1991年版,第343、351页
材料6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既然是殖民地、牛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毛 * *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页
请回答:
(1)材料1中陈绍禹关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的阶级分析是否正确
(2)结合材料2和3分析陈独秀在中国革命性质和领导阶级问题上的错误。
(3)结合材料3分析材料4和5中毛 * * 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和性质的观点。
(4)结合材料3分析材料5和6中毛 * * 对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观点。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