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3年3月,王某经人介绍到县运输有限公司工作。2003年8月王某在冲洗车辆时,从4米多的高处坠落受伤。2004年7月,王某向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2004年8月,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王某遂审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行政复议,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指令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受理,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于2004年11月做出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认定王某因工受伤。县运输有限公司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县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县人民政府依法受理后,没有通知王某参加,于2005年1月做出复议决定认定王某与县运输有限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从而认定王某的伤害为工伤无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3款规定,撤销了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做出的工伤认定决定。王某不服,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移交县人民法院审理。
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移交县人民法院审理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合法。一方面,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一方面,上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英国科学家最近指出,根据目前已有的建筑技术,人们完全能够建造出高抗震性能的房屋,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除地区和建筑物本身有所差异外,抗震建筑的成本一般来说都相当昂贵。 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的布莱克伯勒认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大小,主要由4个因素决定:一是建筑物下的土质及地面的移动量有多少能转移到建筑物下的土质上来;二是支撑的数量;三是支柱的牢固性;四是采用何种方式减少横摆度。他解释说,如果建筑物下面是坚硬的石质结构,则十分有利于抗震;但目前大部分建筑物都建在泥土上,泥沙和填土在遇到地震压力时,常常会液化,从而使建筑物从根基部位倒塌;布莱克伯勒认为,在地基处堆放一些起排流作用的大石堆,就可有效防止泥土流失。另外,在建筑物下安放巨型弹簧,也可使建筑物与地面隔离,不受地面移动的影响。但是,他认为,如果地面移动太远,巨型弹簧就不再适用,而且有些附加设备,例如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等,就会将建筑物与地面重新连接起来,削弱弹簧的功效。对于防止横摆,布莱克伯勒说,日本建筑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通常在屋顶放置大型重物,利用水压活塞使重物运动,且运动方向与地面横移方向相反,抵消了横移的影响,从而把建筑物的横摆度减到最小。英国科学家认为,将巨型弹簧、牢固的支柱、水压活塞及屋顶重物等方法相结合,肯定能抵抗地震灾害,只是因其成本高昂现在无人敢于问津。

布莱克伯勒认为决定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大小的4个因素中不包括()

A.建筑物下的土质及地面的移动量有多少能转移到建筑物下的土质上来

B.支撑的质量

C.支柱的牢固性

D.采用何种方式减少横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