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某学校在原校园网的基础上进行网络改造,网络方案如图4-8所示。其中网络管理中心位于办公楼第5层,采用动态及静态结合的方式进行Ⅲ地址的管理和分配。
【问题2】
为图4-8中(6)~(9)空缺处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
【备选介质】(每种介质限选一次):
千兆双绞线 百兆双绞线 双千兆光纤链路 千兆光纤
参考答案:(6) 双千兆光纤链路 (7) 千兆光纤
(8) 千兆双绞线 (9) 百兆双绞线
解析: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网络方案设计中传输介质选择的分析设计题。基于每种传输介质限选一次的条件下,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由IEEE802.3ad工作组制定的链路聚合(Port Trunking)技术,支持IEEE802.3协议,是一种用来在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扩大通信吞吐量、提高可靠性的技术。该技术可使交换机之间连接最多4条负载均衡的冗余连接。当某一台核心层交换机出现故障或核心层交换机与接入层/汇聚层交换机的某一条互连线路出现故障时,系统会将通信业务快速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正常工作的核心层交换机上。在图4-8拓扑结构中,(2)空缺处的核心层交换机与原校园网的连接介质建议采用双千兆光纤链路,即(6)空缺处应填入“双千兆光纤链路”。
结合[问题1]的要点解析可知,在图4-8拓扑结构中(3)空缺处的Switch2交换机设备可支持千兆以太网(GE)接口类型,且有20个百/千兆自适应电口。综合考虑到与Switch2交换机相连接的服务器组要求较高的通信性能,因此(8)空缺处的传输介质可选择“千兆双绞线”(如6类非屏蔽双绞线等)。
同理,由于(3)空缺处的Switch2交换机设备有20个百/千兆自适应电口,而位于区域A中的网络管理计算机与(3)空缺处的交换机设备距离通常不会超过100m,因此(9)空缺处的传输介质可选择“百兆双绞线”(例如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等)。
结合工程经验可知,在层次化网络方案设计时,综合考虑到未来的网络应用牵涉到数据、音频、视频传输,为保证传输带宽和质量,通常垂直干线子系统采用多模光纤把各配线间连接到主配线间。在图4-8拓扑结构中,(2)空缺处的核心层交换机与各楼层交换机的连接介质建议采用千兆光纤,即(7)空缺处的传输介质可选择“千兆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