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分。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作文要求:
1.写作前认真阅读作文提示,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
2.用汉语简体字书写,书写要工整,内个标点符号一个空格。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3.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个人信息,否则按作弊论处。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请依然相信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故事性很强的书。读书的时候,总能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然而读《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这本书,却让我仿佛感受了人的整整一生。
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过着四处放牧、无忧无虑的生活。他总是在一座废弃的古老教堂过夜,教堂里有一棵巨大的无花果树。有一次,他连续两次在树下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埃及的金字塔下有一批属于自己的宝藏。经过撒冷王的启示,他坚信自己只要到达金字塔,就能够找到宝藏。
少年舍弃了自己习惯的生活,前往埃及金字塔。经过一番辛苦奔波,他到达一个码头,却在那里被骗走了所有的钱。同时,他还闻知另一个噩耗:宝藏所在的金字塔比自己想象的要远得多。少年踌躇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梦想是否能够实现。他开始在一个水晶店打工,决定攒够回乡买羊的钱之后,就继续过回曾经的生活。
一年后,他攒够了钱,可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水晶店老板梦想去麦加朝圣,却一生都被生意困住手脚的生活。从面前这个人的一生中,他越来越感受到梦想的呼唤。
终于,少年决定重新出发。他在沙漠里经历了恐怖的风沙、战乱,甚至几乎丧命,然而他再也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
少年终于来到了金字塔下,他在选定的地方不断挖掘却一无所获。这时,一群劫匪劫持了他。了解了他的意图之后,劫匪头子嘲笑他不该愚蠢到去相信梦里说的事,并告诉他:“两年前,我在这里也重复做了同一个梦。我的梦告诉我,我必须到远方一座倒塌的教堂去,那里的无花果树下有一个牧羊人在睡觉,无花果树根下就是我的宝藏,可是我才不会愚蠢到横越整个沙漠,只为了一个重复做过的梦。”
少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在教堂的无花果树下找到了自己的宝藏。这本书是一个寻找宝藏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关于人们生存深厚尺度的寓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和牧羊少年一样。我们过着自己习惯的生活,就像少年曾经习惯于四方游牧一样。我们也和他一样,曾经相信自己的梦想,甚至曾经真诚地追寻过自己的梦想。然而不同的是,牧羊少年始终相信自己的梦,并坚持到了最后。
而我们大多数人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梦想,这怀疑的苗头一旦出现,就会像癌细胞一般,迅速传遍我们的全身。于是,绝大多数人或早或晚在追寻梦想的不同阶段止步了。此后的日子里,我们所能做的就只是沉湎于平凡的生活,只能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缅怀曾经的梦想,咀嚼轻易放弃梦想的失落感。
每个人的寻梦之旅都以运气开始,最终又以命运的考验结束。而这过程中,相信就是最强大的动力。这使我不禁又想起了一部名叫《当幸福来敲门》的电影。影片中,父亲告诉儿子:“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请依然相信、笃信并坚信自己的追求。
如果说一本书哪怕能给人以生活智慧上的一点启示就是好书,那么这本书无疑可以称得上一部“人生指南”。它告诉我们有关爱情与友谊、幸福与痛苦、梦想与现实等人生的终极意义。
解析:
本题详解:
1.审题
(1)审文体―文体自拟
(2)审题型―材料作文
(3)审要求―字数要求
2.立意
确定文章的观点/中心思想。材料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二是“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的那几本书”。但从中间的转折词看出后者是材料倾向的重点。可以立意为注重读书的质量,或者批判盲目追求“博览”等。
3.选材
从阐述原因、正反论证、援引观点、列举事例等方面进行搜索材料。
例如:汉代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作家赵树理:“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掏金’”。
果戈理《死鬼灵》中的比什伽秋,什么都读,他并非饱学之士,而是缺少鉴赏力的傻瓜。
4.布局:即文章结构,以议论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