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3)结合材料1,2,3,批判让·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

答案

参考答案:(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的价值(土地除外)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重人突破和创新。
(3)让·萨伊是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土地这三个生产要素“协同创造”的,因此各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可以依据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取得各自应得的收入: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马克思把让·萨伊的这种庸俗理论讽刺地称为“三位一体公式”,“三位一体公式”的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实际上,价值由劳动创造和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产品分配的表现形式,不能认为它们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社会分配关系的本质是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经济上的体现。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并就此分析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回答本题时,首先应指出土地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物质条件,但只有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对于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要求准确掌握。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