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鲁迅笔下的阿Q,对于自己进监牢并不烦恼,而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杂文中显示了解答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性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也就是原地不动地画圆圈”。
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Q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突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
阿Q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上等号。
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Q所希望画圆的圆圈,将阿Q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可以与之相比。

第五段“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Q的革命即使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会改变。

B.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他的政治、经济地位就能够改变。

C.阿Q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推翻一个皇帝,另立一个新皇帝。

D.阿Q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详解] 阿Q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了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阿Q的革命是不可能改变他的政治、经济地位的。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化学老师谢××交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I:没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II: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猜想Ⅲ: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BaCl2+Na2CO3=2NaCl+BaCO3

②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

盐溶液NaClNa2CO3 BaCl2
pH等于7 大于7等于7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称取上述氢氧化钠固体样品8.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充分反应后,静置.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在一小块儿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pH=11说明久置固体中,还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上述步骤①中,所用称量仪器的名称是______,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______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0g,则原试剂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