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情:2006年,李欣(家住大连市中山区)和谢文华(家住大连市西岗区)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约定:谢文华将拆迁安置房(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93平方米及车库12平方米以75万元的价格出卖给李欣。协议签订后,李欣就支付了房款,并搬进房屋居住。然而随着该市房价上涨,谢文华认为当初卖房的价格太便宜,于是找到李欣,要求增加房款,考虑到房产证还没有拿到,李欣只得答应。
2008年1月22日,双方又签订房屋买卖补充协议一份,约定:由李欣一次性补偿谢文华房屋价款14万元,谢文华保证在颁发房产证时直接将房屋过户给李欣。2010年,区政府颁发房产证时,谢文华没有按约将房产证直接过户给李欣,而是办在了自己名下。李欣得知后,要求谢文华按照协议办理过户手续,李欣愿意承担过户费用,而谢文华却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推脱。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李欣向沙河口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当事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书及补充协议是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一致意见,因此合法有效。由于谢文华不愿意接受法庭调解,执意收回房屋,于是法院依法支持了原告李欣的诉讼请求,判令谢文华在10日内协助李欣办理过户手续。
谢文华不服判决,以未过户房产证,房子所有权属于自己为由提出上诉。二审开庭审理,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履行期届满后,谢文华未办理过户手续,李欣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问题:

本案终审生效后,如果大连市检察院发现本案中的房屋属于集体所有土地,依法不能转让时,应对此案如何处理

答案

参考答案:大连市检察院应当提请省人民检察院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名词解释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2岁,未婚,大学毕业,几个月前进入工作单位习。 求助者主诉:近两个月来,心情烦躁,失眠,食欲差,考虑是否要另找工作。 求助者自述:我今年大学毕业后,本想继续读研,但觉得没什么合适的专业,同时也不想再依靠父母,因此便开始寻找工作。后进入了家旅行社的签证部工作,我对工作很有热情,和同事之间相处也比较愉快,很受领导的喜爱。但由于缺乏旅游管理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英语水平较差,进入实际工作后遇到了很多困难。可每当我向有经验的同事虚心请教州,都感觉大家在敷衍自己,觉得不被认可。我经常要加班到深夜,因此与男朋友相处的叫间也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两人的感情。一个多月前,签证部部分职员外出受训,我们留下的人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我时常担心自己经手的签证表格出差错,因此每次都要反复检查几遍才会上交。但在一次办理加急签证表格时,还是出现了错误,耽误了旅客的出行,被投诉,为此遭到了上司的批评,同事也嘲笑自己犯低级错误,使自己深受打击。自此之后,我有时感到自己很没用,考虑耍不要离开现在的单位。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大,晚上入睡困难,胃口也不太好。我非常希望您能够帮我走出困境。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女,从小被父母及祖辈宠爱,依赖性强。和男友相处四年,关系融洽,但男友在工作方面不能给予求助者所期望的帮助和支持。求助者神态正常、衣着整洁,讲话思路清晰、言语流利。谈到工作困难和与同事关系的问题时,显得烦恼和焦虑。 心理测验结果: 1、 EPQ (T分):E61; P49; N69; L44 2、SAS:标准分54分

请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指出该案例中求助者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及具体体现。